俄罗斯、哥伦比亚,一起催联合国搬家!
2025年9月22日,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日子。
9月23日,第80届联大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
对美国来说,这本是一件挺风光的事。然而正是美国自己,把联合国80岁生日搞得乌烟瘴气,令客人们怨声载道。
纽约发生的一些闹剧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以至于人们怀疑美国到底还是不是一个正常国家,是不是一个文明社会?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车队被纽约交警拦截,马克龙下车当街打电话给特朗普要说法。
特朗普叽里咕噜不知说了些什么,反正事情是没有得到解决。马克龙只好步行半小时去了法国领事馆。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遭遇同样状况,埃尔多安在多名保镖簇拥下,站在马路边,愤怒的表情不加掩饰。
埃尔多安被拦,其实比马克龙还要早,当时天还没黑。
他的保镖们非常紧张,但埃尔多安拒绝坐进防弹轿车,他要让媒体拍个够。毕竟,这丢的是美国的脸。
韩国总统李在明也被“拦下,在交警指挥下,他站在一群准备过红绿灯的人群中,显得手足无措。
韩国人看到这一幕非常愤怒,不知道会不会再拍一部“让美国大使到太极旗下跪”的电影?
法新社等欧洲媒体指责美国缺乏“大国风范和基本外交礼仪”,凸显了“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对世界各国的不公平。
如果不是因为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马克龙他们又何必跑到这里过马路?
总统步行只是小花絮,更大的问题是,美国在利用“主场优势”搞政治把戏。
9月25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就因被美国拒签,无法出席联合国大会。
在前几年,俄罗斯代表团、伊朗代表团都遭到过这种“暗箭”。
更离谱的是,9月26日,当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还在联大参会时,美国国务院居然在当天就吊销了他的签证。理由是他在联合国总部外参加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游行,威胁了美国安全。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闹剧接连发生,美国哪里还有什么“文明的样子”?连土匪都不如。
所以,问题来了,联合国总部还有必要留在纽约吗?
9月27日,佩特罗在X上发文:美国政府此举已违反联合国创立的基本原则。他提议将联合国总部迁至一个“更加民主的地方”。
很多拉美网友留言支持佩特罗。
9月28日,在联大高级别会议周结束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当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讨论建立一个世界组织的必要性时,斯大林积极提议将联合国总部设在索契。”
拉夫罗夫还表示:这座城市(索契)至今仍为此做好了准备。
虽然很少有人支持索契,但支持联合国总部搬家的大有人在。
这不是什么反美不反美的问题,而是美国失信于国际社会。
有不少美粉总是在为美国的野蛮行为开脱,称签证是美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务,它有权限制特定对象入境。
这是正确的废话。话是没错,但前提是联合国总部不在纽约。
当年各国同意将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是一份国际契约:联合国总部这块土地被视为“国际领土”,不属于美国主权范围。美国政府承诺为各国参会代表提供入境便利。
美国与联合国
联合国不是世界政府,它是一个协商机制。《联合国宪章》核心理念就是--国家不分大小,主权一律平等(五大善人更加平等一些)
1944年8月21日到10月7日,美苏中英四国代表在美国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完成了《联合国宪章》90%起草工作。
剩下三个关键问题:
一、联大与安全理事会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
二、谁可以拥有一票否决权;
三、联合国总部的选址;
在雅尔塔会议上,解决了前两个问题:权力归安理会,五大善人拥有一票否决权。
中国和法国(自由法国政府)没参会,但都同意了这一方案。
1945年4月,旧金山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宪章》草案,美苏中英法问:谁支持?谁反对?各国当然支持咯。
但联合国总部设在哪里?大家争论不休,因为谁能得到联合国总部,谁就能大大提高国际声望和地位。
1945年8月15日,执委会在伦敦开会,讨论选址问题。
苏联正式提议莫斯科,但大家问,“冬天冷吗?”,苏联就不再坚持。
莫斯科冬天有多冷?
1998年,欧洲联盟杯半决赛,国际米兰客场挑战莫斯科斯巴达。
罗纳尔多想戴上军帽在红场拍张帅照。但他显然对零下14度没有概念,结果全程冻得说不出话,所有照片都是畏畏缩缩。
而当时已是4月初。所以联合国总部设在莫斯科,谁受得了?
苏联非正式提议是索契,但在会前就被否决。拉夫罗夫这次旧事重提,是为了刺美国一下。
欧洲提出三个方案:
一,日内瓦
二,哥本哈根
三,巴黎
苏中英法都支持日内瓦。但美国极力反对,说国联的旧址是软弱的象征,联合国不能再变成一个“清谈咖啡馆”,日内瓦被淘汰。
丹麦人觉得机会来了,到处游说。
美国向各国施压,结果丹麦的支持者寥寥无几,哥本哈根也被淘汰了。
巴黎希望大增,无论政治、气候、位置、生活条件,美国都不好反对,但英国坚决反对。
搅屎棍可不想让法国在威望上盖过它,英联邦小兄弟们集体投票反对巴黎,巴黎也被淘汰了。
意大利提出了个大胆的想法:罗马可以吗?
参会国:滚!法西斯洗白了?
意大利:谢谢!我只是问一下。
美国代表史蒂文森在演讲时提出:
一,白宫和国会真诚邀请联合国总部选择美国,并承担建设费用。
二,美国承诺承担联合国会费39%以上。
投票结果:30票赞成,14票反对,6票弃权。
联合国总部就决定设在美国。
1946年,第一届联大在伦敦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厅开幕,正式宣布总部设在纽约。
美国石油大亨小约翰·D·洛克菲勒出资810万美元购买了曼哈顿东河土地,捐赠给联合国建设总部大楼,这片土地不属于美国主权范围。
大楼一盖,周边地皮爆涨,洛克菲勒既获得了名声,他的其它产业也赚到了暴利。
白宫、国会、媒体都宣称:这是美国给予世界最灿烂的礼物!
联合国成为了主权国家的“认证机构”,一个国家如果不被联合国接纳为会员,那它的主权就不具有合法性。
联合国总部是联合国的行政和外交中枢,许多国际重大问题都在这里讨论。常年有190多个成员国的代表驻扎,被称为“世界外交舞台”。
美国以东道主身份获得了政治和外交上双重优势,联合国总部也是美国成为“国际一哥”的身份象征。
中国这几年常说“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指的就是美国,它老是在国际社会干些偷鸡摸狗的事。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在今年早些时候就指出:中方与不少在座国家一样,长期遭受美方各种无理限制。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联合国总部协定》,为参加联合国会议的人员发放签证,是美国作为东道国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
中方发言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但美国早已忘了自己的承诺,也不讲什么契约精神。
它不仅在签证上搞小动作,而且还对联合国下手。比如拖欠会费,搞得古特雷斯每年都得到白宫上门提醒,“你看,今晚的月亮,像不像你欠我的会费?”
就美国这流氓嘴脸,联合国大楼被断水断电都有可能。
客观上来说,联合国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有些弊端甚至积累多年。
个别不三不四的国家,还打着“改革”旗号想混进五大善人。但总是差一刀,它以为是在玩拼夕夕呢。
联合国机构当然需要整顿和改革,但这不是废除联合国机制的理由,因为大国协商机制实际上是在保护小国免受战火荼毒。
作为东道主,美国本应帮助联合国更好地运转,但美国却变成了一个破坏者。
在联大会议期间,居然有国家公然呼吁联合国总部搬家,美国这脸要往哪搁?罗斯福在猛敲棺材板,败家子啊!
联合国总部搬离纽约,天下之大,何愁无容身之处。
重庆有火锅、沈阳有小鸡炖蘑菇、广州有蛇羹、三亚有海南鸡饭、杭州有,有,有西湖醋鱼……
纽约不是不可以取代、“世界一哥”也不是不可以取代。
灯塔,已是一片漆黑。
当太阳升起时,还要灯塔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