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表态解禁福岛食品,被批“媚日”

凤凰网

2025年09月25日 06:37:00 来自北京市

岛内卫生福利部门日前预告解禁日本福岛食品输台。台“外交部台日关系协会”秘书长张仁久甚至声称,这对台日关系非常有意义。岛内舆论评价称,民进党当局“媚日”行为再添实例。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台当局对日本福岛等5县的食品管制即将再放宽,台“卫福部食药署”近日公告,将取消已实施近14年的“100%逐批检验”,并不再要求提供辐射证明、产地证明的“双证管理”。对此,“台日关系协会”秘书长张仁久23日称,此问题已从食品安全议题成为政治问题,此次台湾解禁,所有日本媒体都用大篇幅来呈现,“显见日方非常乐见”。台媒注意到,张仁久特别提到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称安倍当初宣示要复兴福岛,“这对日本而言是个国难,也是安倍政治生命中一项重要的目标”。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日本福岛、茨城、栃木、群马、千叶等多地食品疑遭放射性污染,在台湾地区被称为“核食”,禁止进口。2018年,岛内举办“反核食公投”,以779万赞成对223万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令民进党当局无法解禁日本“核食”。但2022年春节后,蔡英文当局突然宣布开放福岛等5县“核食”进口。岛内各界批评民进党拿不出严密的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却大玩文字游戏,例如有政客提出把“核食”改称“福食”,企图以此欺骗民众。日本进口食品的检测结果也不像民进党当局声称的那样“均符合标准”。据台媒报道,从2011年进行日本食品检验起至2023年8月,有250批食品测出含有碘-131、铯-134、铯-137等微量辐射物质;从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累计测出福岛等5县14批有微量辐射残留的食品。

去年9月,民进党当局对日本“核食”解除部分管制,但仍须附产地证明与辐射检测报告,且须在边境逐批查验。时隔一年,台“食药署”又再度松绑,8月29日预告废止日本食品进口必须提供产地证明和辐射检测证明的规定,未来不会逐批查验,改用一般边境管理,以抽样方式检验。

民进党当局的表态及做法引起岛内民众不满。台湾消基会秘书长陈雅萍表示,当局的决策过于草率也忽略潜在风险,虽然此前检测大多未超标,但并不能因此视为“安全”,这样做完全忽略辐射物质可累积、半衰期长达30年等问题,无法保证长期累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台湾《联合报》质问道,“如果‘核食’都可以吃,民进党还有何理由反核?”

针对日本“核食”即将输入,岛内民众纷纷喊话民进党当局,要求他们“可以优先吃”,“要不要投票问问台湾民众怎么看、怎么想的?”还有网民联系到民进党坚持废除核电,讽刺道 “不要核电,但要人民吃日本遭污染的核食”。

新党舆情中心主任季节24日撰文称,此次事件令人联想到台湾政治大学成立全球第一个“安倍晋三研究中心”,赖清德前往揭牌,并称“台海能享受宁静和平,归功于安倍晋三”。文章称,民进党整天口口声声强调的“台湾优先、捍卫台湾人尊严”,碰到日本马上荡然无存,格外讽刺。对照赖清德说“终战”不讲“光复”,以及将全面取消福岛食品的进口管制,说明“讨好日本就是常态,不足为奇”。有评论称,台湾食品安全早已沦为民进党当局的筹码。2021年1月1日台湾开放美国含莱克多巴胺(俗称“瘦肉精”)猪肉进口,如今又解禁福岛食品,民进党当局屡屡在重大食安议题上弃守,不为民把关,难道不会良心不安?(张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