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会对不愉快的少儿时期的经历,进行选择性遗忘的

【本文来自《我觉得六七十年代,农民的食物要比当年城里丰富、新鲜的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人都会对不愉快的少儿时期的经历进行选择性遗忘的。对于你来说,你不在农村生活,自然对农村不了解。你所看到的路上金灿灿的农作物,那其中要上交的部分包括公粮、统购粮和村集体提留,最终农民能拿到手的不超过五成。在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农民要不打折扣地上缴上级下达的公购粮指标,许多家庭上交完之后,没粮食了,就出现了吃树叶、芭蕉根和香灰的悲惨事件,我母亲的奶奶还算聪明,去田里抓青蛙回来放在瓦片上面焙干,拿个小坛子藏好,以补充蛋白质。人民公社时期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农村那个事情,稍微比三年困难时期好点。

作者说的丰盛的食物在等候他们的到来,而他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丰盛的一餐,他姥姥和亲戚们攒了多久。农村人的习惯就是,宁愿自己吃苦一点,也不能怠慢了客人。我最清楚我小时候的经历,一过完年我就问我妈,什么时候过年,因为过年有肉吃。经常就是一个月吃一次肉,就是那种肥肉,农村食用油紧张,就时不时买点板油、肥肉煎油,油渣就能用来炒菜了。

农村也有相对生活好的,就是劳动人口多的家庭,干活人多,公分就多(我母亲就跟我提过,人民公社时期,在晚饭时间,村干部会不定时地去农民家里检查,掀开灶台上农民的锅盖,看看有谁吃肉了,然后就调查他是不是搞私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也是劳动人口多的生活较好。

总的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不美好的我们都选择性遗忘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