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江湖的“冰火交炽”:石头科技如何破“窠臼”?

一边是营收近80亿元、同比增长近80%的亮眼成绩,一边是净利润暴跌近40%的残酷现实,石头科技这份略显"撕裂"的年中财报,揭开了明星企业的增长假面。

说实话这种情况真的让人意料之外,但又好似情理之中。

仅仅短短几年,从扫地机器人全球市占率第一的“技术神话”,到增收不增利的“规模陷阱”。

500

这既映射出智能家居赛道厮杀之惨烈,又暴露企业战略转型的“阵痛期”。此时,石头科技好似被推到了个新的十字路口。

资本宠儿不能只会“卖吆喝”

石头科技的业绩,表面上看,营收保持高速增长,继续巩固着全球清洁电器市场的领导地位。但剥开光鲜的外衣,内在的盈利能力正在加速恶化,这个情况不得不让人感叹资本宠儿也有跌落神坛的一天。

究其原因,转型阵痛还是路径依赖呢?

笔者发现,石头科技的毛利率大幅下滑。2025年上半年,石头科技毛利率为44.56%,较2024年同期的53.81%下降9.25个百分点,创下公司2020年上市以来同期最大跌幅。这意味着,每收入100元,就比去年少赚近10元利润。

利润空间如何被挤压掉的呢?

海外销售相关的关税及运费上升;国内"以旧换新"补贴与全球价格战同步,产品均价被迫下调约8%;新品平台切换、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这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难怪利润会被挤压得这么厉害。

另外,销售费用的急剧膨胀同样触目惊心。2025年上半年,石头科技销售费用高达21.65亿元,同比大增144.51%。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自营渠道覆盖,在北美、欧洲等地积极拓展线下门店,入驻知名商超,这些渠道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这个投入产出比真的划算吗?

研发投入的增加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虽然从长期来看有助于产品升级,但在短期内却加重了公司的成本负担。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6.85亿元,同比增长67.28%,研发人员增加至1364人,同比增长73.54%。这么多研发投入,能不能转化成实际效益还得打个问号。

投资者不禁要问:如此巨大的投入,究竟能否换来相应的回报?还是只是在为一场看不到终点的军备竞赛买单?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交给时间。

三面受敌陷困局,扫地机器人的红海厮杀

石头科技面临的竞争环境正在急剧恶化。

老牌劲旅、后起之秀和跨界巨头三股力量同时发力,让原本就已竞争激烈的清洁电器市场变成了一片红海。

科沃斯作为行业元老,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底蕴,持续给石头科技施加压力。科沃斯研发的dToF导航技术,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定位和更高效的路径规划。

据IDC数据,2025年上半年,科沃斯在全球清洁机器人市场的份额达到了13.5%,仅次于石头科技。在国内市场,科沃斯更是凭借多年的深耕细作和广泛的线下渠道布局,占据了25.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追觅科技作为行业的后起之秀,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追觅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研发费用占比长期保持在10%左右。

其研发的高速数字马达,转速高达每分钟15万转,带来了强大的吸力。追觅还推出了具有创新性的仿生机械臂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墙边、桌角等清洁死角问题。

最令人担忧的是消费电子巨头大疆的入场。2025年,大疆携ROMO产品强势入局,凭借其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先进技术,如视觉导航、避障技术等,为扫地机器人市场带来了新的技术变革和竞争压力。这个跨界打劫的选手,确实让人防不胜防。

除了扫地机器人,石头科技的其他业务线发展也并不乐观。公司试水进入洗地机市场,但由于洗地机产品的技术壁垒相对较小,价格战更为激烈,毛利率仅为33%,远低于扫地机器人的55%。随着洗地机产品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整体毛利率被结构性拉低。

负面投诉数据也在攀升。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2025年8月,石头科技相关投诉量已达1876条,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有消费者投诉称:"购买不到半年的扫地机器人频繁出现故障,售后维修时间长达一个月,严重影响使用体验。"这种用户体验问题,真的需要重视起来。

创始人减持套现与造车梦:是“一石二鸟” 还是顾此失彼

在石头科技陷入困境的同时,创始人昌敬的动向格外引人注目。这位曾缔造扫地机器人神话的企业家,正将重心转向新的战场 —— 新能源汽车。

公开资料显示,昌敬在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6 月间两次减持石头科技股份,累计套现约 8.88 亿元,持股比例从 23.15% 降至 21.09%。

巧合的是,其创立的极石汽车在此期间获得了魏桥创业集团 10 亿美金的战略投资。虽然公司解释减持原因是 “自身资金需求”,但资本市场普遍猜测,这笔资金可能流向了造车业务。

这种 “左手减持右手投资” 的操作,难免让投资者质疑其对石头科技的专注度。

极石汽车,目前仍只有一款在售车型极石01,价格在29.99-35.99万区间。2025年1-3月,极石01的累计销量达到2136辆,其中3月销量为1056辆。与同级别竞品相比,极石01的市场表现仍有差距。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需要持续输血。未来必然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这意味着昌敬可能面临 “两头顾不上” 的困境。

关于极石汽车能否赋能石头科技的讨论,目前看来更像是美好愿景。极石的核心技术聚焦于汽车轻量化和越野性能,与石头科技所需的家庭场景 AI 算法、清洁技术关联度不高。

虽然两者都强调 “智能”,但应用场景的巨大差异使得技术迁移难度极大。

反而可能存在的是资源争夺 —— 昌敬的时间精力、石头科技的供应链资源,都可能向极石倾斜,这对亟需战略聚焦的石头科技而言绝非好事。

写在最后

石头科技登顶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但王座之下已是暗流涌动。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三面受敌的竞争困局、创始人精力分散的隐忧,都是发展隐藏的危机。

对于石头科技而言,当下最需要的不是继续 “烧钱换增长” 的冒进,也不是对新业务的盲目押注,而是找回初心 —— 那个依靠技术创新颠覆传统清洁市场的 “理工男” 本色。

只有将资源聚焦于核心技术突破,将口碑重建作为战略重点,在规模与利润间找到平衡点,才能真正走出 “中年危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