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承接了东北的不少产业

【本文来自《我来到了宇宙工业中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595748151682
  • 山东真是中国宗合实力最强省份,不仅工业实力强。山东体育水平也很高全运会经常拿第一,文艺水平一样高,不仅文学,明星特别多,一个青岛就起码两只手的数的过来明星。

因为工作关系,我曾有两个时期经常去山东看厂。一个是零几年,一个是十年前左右。去过的城市有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威海等。

规模很大的厂几乎没去过,主要是制造业的中小企业,给人的感觉是又南又北,不南不北。既有北方老国有企业的影子,又有江浙民企的做法。

产品种类,质量,交货期,开发时间,报价等略不如长三角企业,但又好于北方的企业。去的厂子很多,零几年采购的是设备,买了一些,但后来就没有再买(企业一旦升级,这些设备厂的产品就不行了)。十年前则是零部件,虽没有成功一家,不过比北方的一些企业好,进入到了报价和试做的阶段。

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山东承接了东北的不少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是重工,金属,化工比较多,特点是拼能源。像作者举的魏桥,魏桥是自己建了电厂,所以拼能源的成本优势大。山东的民营炼油厂被称为茶壶,是和河北的地条钢齐名的民营产能,多的时候甚至能影响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

山东之前一度要超过广东,但这些年速度明显慢了。和东北差不多,产业升级的人才储备和企业的意识还是不如一些省份,另外做高价值产业的自身的条件和政策优惠也不如一些省份。

说个题外话,我之前一直以为东北只有重工业,改开后思想落后等,但直到最近读到一本书才知道,东北当年在发展半导体产业时,同样不比上海,北京等晚,领导的意识也相当先进。比如,著名的锦州辽宁晶体管厂,1966年全国工业交通会议树了四个典型,大庆,二机部(核工业),上海,锦州辽晶,可见辽晶的成就。特别是后来锦州领导想在辽晶搞工业托拉斯(联合体),放权给企业,这在当时够大胆,够先进的(在当时自然不可能实现)。

所以,这让我重新思考,北方落后南方,是不是都是北方思想落后的问题。其实思想先进的北方领导一样很多,但自然条件,中央政策,以及历史负担,很多也是无奈的。一些南方的地方,之前确实蹭蹭上,但一旦国际贸易大环境不好了,或国内资金收紧,立刻也是一地鸡毛。除了观念以外,天时地利人和,还有一些运气成分也是不可或缺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