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窗口出现,北京楼市的机会点
01
刚刚过去的九三大阅兵,让不少老军迷直呼:变成了“军盲”。
可以说,这次大阅兵,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装备最新、质量最高、国际影响最大的一次阅兵。
其含金量,也远比想象中更高。
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震慑,各种首次公开亮相的“无人化”“智能化”作战装备,更证明了中国在国际未来产业竞争中,已经牢牢掌握话语权。
可以说,这次大阅兵,宣告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那么“新阶段”对于国内的各行各业,或者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方向。
二是确定性。
“方向”指的是产业方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在AI技术、无人化、智能化产业方面的投入,各种相关政策、资金将持续跟进。
这给我们的投资、工作、创业指明了方向。
阅兵的前几天,8月26日,国家发布了重磅文件《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进中国的AI智能化战略发展。
未来10年,AI不会是一个独立的技术领域,而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产业升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重塑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契机。
“确定性”则是,军事力量作为国家的压舱石,强大意味着稳定。
对外,这种稳定意味着,“中国资产”极具安全感,将会有更多的国家投资中国,投资中国企业。
对内,利好金融、能源、地产等关键产业。一方面,国家将以更有效的手段托举,让关键产业稳步运行。
另一方面,市场会收获发展信心。
就拿楼市来说,从近期最高层面的政策动作,已经能看出态度。比如8月18日的会议定调:“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8月,北京、上海两个重要市场,先后出台楼市新政,优化限购支持购房需求的释放......
上海新政后二手房成交明显回暖,8月30日的单日成交量达到1103套,是年内罕见的“单日破千”。
北京新政出台后首周,新房网签环比上涨44.58%,二手房环比上升13.98%,房源带看量也明显活跃。
崭新阶段,包括楼市在内,各行各业都会有新的发展“窗口期”。不过,这个“窗口期”并不是普适性利好,而是“结构性”机会。
02
这种“结构性”的特点,在北京楼市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8月初,北京宣布,符合条件的家庭在五环外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市场被激活,但也有很多人因此纠结:
第一,部分人觉得不限购区域失去了价值;
第二,一些临近五环的四环板块二手房开始降价,对五环产品形成了一定的价格竞争;
第三,政策放开,更多优质宅地出现,购房者害怕会对现有的项目形成潜在威胁......
纠结的背后,是购房者方向性上的迷惑,对价值确定性的担忧。
我们认为:新格局下,北京楼市将出现更强的价值分化。
北京80%的新房集中在五环外,随着政策放开,更多宅地入市,一些弱势板块的价值,会进一步被稀释。那些本就缺乏竞争力的板块,新房会越来越难。
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政策的松绑,会进一步加速楼市资源的集中,未来北京楼市可能会出现日本东京同样的局面——两个强弱板块间一路之隔,但房价天差地别。
这也意味着,北京的环线逻辑,将在部分区域被彻底打破——
未来五环内一些弱板块、弱产品,将被五环外核心板块、强产品彻底超越。
这种趋势下,限购与否、是否会被五环内二手房超越,又或是宅地井喷,其实都不是重要影响因素——
因为,板块的价值确定性,将更加集中于板块本身。
问题来了,普通人如何判断板块的强弱?其实我们之前提到过一个概念叫:
结构牛
在股票市场,这是一个相对于“指数牛”存在的概念。
指数牛,即大盘牛,在这种市场下,大部分股票都能涨。而在“结构牛”的情况下,只有部分拥有“结构性优势”的股票,才能跑赢大盘。
在楼市也是如此,在结构牛市场中,只有拥有“结构性优势”的板块,才能跑赢大市。这种板块,我们称其为:
结构牛板块
那什么样的板块才算拥有“结构性优势”?过去,我们说一个板块强,离不开选房三件套:地段、配套、产业。
如今,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
好比产业,未来的强板块,不仅要有产业,还要产业和国家发展方向匹配,才能承接国家级发展红利。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判断一个板块是否拥有结构性优势,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
1、产业能力,包括产业规模、产业方向等。
2、配套的熟度,交通、商业、教育、城市界面,以及更强的产品。
3、宅地的稀缺性,板块内后续优质宅地供应量小,存量房价值更有确定性。
目前,北京符合这些条件的五环外板块,有昌平的朱辛庄、亦庄的河西、北神树等等。其中,大家可以重点关注这两年的朱辛庄。
03
从产业上看,朱辛庄是北京罕见的,一方面能承接外区产业红利外溢,另一方面自身产业发展成熟,同时拥有AI智能化产业体系的板块。
朱辛庄这几年在北京置业圈一直比较火。
主要原因,是朱辛庄紧邻房价高昂、新房匮乏的海淀北,承接了其很大一部分外溢需求。
对不少人来说,朱辛庄的价值,来源于海淀北产业的坚挺。这个不能否认,而且未来,随着国家对海淀北产业重视程度的提高,这个红利,朱辛庄大概率还会吃下去。
实际上,因为海淀北产业外溢红利,这几年包括朱辛庄在内,整个昌平南部,涨幅表现都是不错的。
不过,随着北京新政落地,更多宅地入市,分蛋糕的人更多了,昌平南也将从一个普涨的指数牛市场,变成一个结构牛市场,这意味着:
未来昌平南还能继续涨的板块,将会越来越少。
我认为,这对朱辛庄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昌平南普涨时,朱辛庄是其中涨幅最好的板块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朱辛庄,有着区别于其他板块的增长逻辑:
一来朱辛庄是海淀北产业外溢的第一站,二来朱辛庄本身就是昌平,乃至北京的产业高地。
产业上不仅能吃外来红利,自身也在创造红利。
昌平在北京的定位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一流科教新区”,挑起定位大梁的是未来科学城。
其中,朱辛庄紧邻的“生命科学园”区域,又是未来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
今年6月,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最新街区规划正式获批,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海淀北团组,另一个,就是昌平南的生命科学园。
最新规划中,海淀北+昌平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园面积将接近2000万㎡,体量几乎占全北京“高科技产值”的“半壁江山”。
未来3-5年,北京大量的高科技产业还要持续“北迁”——
海淀北+昌平南,很有可能就是中国新一代的“硅谷”所在地。
此外,也是最关键的,朱辛庄的产业方向够新。
前面我们提到,未来10年,AI智能化将是中国产业发展的核心,这也是朱辛庄这几年发展的重点。
《昌平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指出,明确以朱辛庄-七里渠区域为核心,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及“合成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如今,像小米、好未来、石头科技、紫光科技园、赛迪产业园、华电研究院等全球头部AI智能化企业和院所机构,都已经在朱辛庄扎根。
外溢产业+自身产业+国家级AI智能产业“三位一体”,让朱辛庄在未来的板块竞争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04
另外,不同于其他产业板块的“规划ing”,朱辛庄的配套大多已经兑现。
目前,朱辛庄有“昌平线”以及“地铁8号线”两条含金量很高的地铁线。
教育上,幼—小—初—高全覆盖,还有像“北京一零一中昌平实验学校”这样名校;商业上,有万达广场,一站地铁是合生汇;医疗上,片区内两个三甲......
城市面貌,去过的都懂,朱辛庄是昌平为数不多,可以和海淀比“都市感”的板块。
可以说,从学校、商业、医疗、休闲到城市面貌,朱辛庄基本上做到全能。
虽然朱辛庄是近5年北京为数不多,涨幅接近20%的板块,但房价并没有被过度透支。
朱辛庄新房定价,普遍在6万元/㎡左右,一二手房价格基本持平,和隔壁海淀北的二手房,保持差不多2万元左右的差价。
同时,因为宅地供应稀少,住宅产品的价值相对更坚挺。
目前,朱辛庄板块新房项目存量不过600多套。
今年,朱辛庄公开宅地供应,也只有年初的“0029”地块,因为在板块配套核心,步行到万达,临近101昌平实验学校,加上又是唯一个“真”地铁盘,到朱辛庄站只有约350米,市场关注度非常高。
当时,这块地由中海地产和未来科学城联合体拿下,项目最终案名为“中海未来之境”,主打96-129㎡高端改善户型,是今年朱辛庄第一个,也是在售项目中唯一一个“好房子”项目。
项目7月底开盘,官方数据,线上选房30分钟成交133套,销售额达10.87亿元。
成绩亮眼,也符合预期。
在北京新政后,项目成交继续走高,8月份加推了3号楼1单元,网签价还出现了上浮趋势。
这说明,朱辛庄的板块优势正在凸显,已经有一部分购房者,率先看到了朱辛庄真正的潜力。
如今,楼市的“二八效应”,已经朝着“一九”迈进,楼市资源加速集中,身处新的购房窗口期,如何选择,比想象中更加重要。
对于购房者的买房理念而言,这也是一个新的考验。
在这样的时刻,抓住强产业、强配套、强稀缺性的结构性优势板块,同时选择领先于市场的产品,其实就是对价值确定性的一种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