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年领袖遇刺,有人在向特朗普“宣战”!
昨天,美国的电视台、报纸、网络平台都在被一起暗杀事件刷屏,悲剧的主角是年仅31岁的查理·柯克。
特朗普悲痛地为他连发数文,还下令各联邦机构为这位青年领袖降半旗致哀。
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拜登四任前总统先后发表声明,对查理·柯克的死表示哀悼,但都只是强调“谴责暴力”,不涉及他宣扬的观点。
这场面看起来,他是美国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但对于我们来说,以前完全不知道这样一位人物。
简单说,就是一位狂热支持特朗普的老铁,被人给干掉了,而干掉他的人,绝对是一名高手。
约180米距离,只开一枪,迅速消失,到现在人还没被抓到……这就叫专业。
案发时,他正在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辩经”。他是“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发起人和负责人。
该组织有一个“美国复兴之旅”(The American Comeback Tour)的校园活动,犹他山谷大学只是其中一站。
参加活动的有3000人左右,抗议他的有100多人。他并不是演讲,而是就美国各种争议性的话题进行了面对面辩论。比如堕胎、枪支、LGBT、巴勒斯坦、乌克兰、关税等等。
他的“辩经”立场十分鲜明,就是站在特朗普一边,或者说是为特朗普所代表的保守派右翼势力辩解。
枪响时,柯克已经讲了20分钟。当时,有人提出了变性人和枪支暴力等问题,柯克正在回答。
柯克向来极力反对美国对枪支进行管制,他在X上曾发文称,禁枪,等于是剥夺他人的自由来实现社会“安全”,所以,大家不要上了禁枪派的当,“人持不乱”。
枪手就在附近一幢建筑的屋顶上瞄着他。枪响后,柯克随即捂住颈部,鲜血直流,目击者称:“一开始以为是彩带爆炸声”。
柯克倒下后,全场陷入混乱,趴下的趴下,逃跑的逃跑。
美国刑侦专家在电视上分析称,杀手瞄准的是他的头部,但子弹到达时有微微的抛物线,击中颈部。
人还没送到医院就含笑九泉了。
他的死,注定会令美国的社会对立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而且就立刻显现出来,有人悲愤,有人欢呼。
查理·柯克何许人也,他的死为什么会对美国社会造成这么大的冲击?
综合美国各方面信息,补下课。
他出生于1993年,在芝加哥郊区长大,家境殷实,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心理健康顾问。老柯克是特朗普的朋友,参与过特朗普大厦的设计。
高中时,他成了美国保守主义鼓吹者拉什·林博的粉丝。2012年,19岁的他在高中毕业后,放弃了贝勒大学的入学机会,投身政治,创立了“美国转折点”这个组织。
关键是他家有钱,不需要像普通美国年轻人那样努力读书,努力找工作,努力还贷款。
“转折点行动”的重点就是在校园推广保守主义理念,最初的背后出资人是美国企业家比尔·蒙哥马利,一个白人至上主义者。
不过美国高校主流是“左翼”思想,以哈佛等常青藤大学为代表。
2016年,借着特朗普参选总统东风,该组织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保守派青年组织。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转折点行动”在850多所大学和中学设立了分部,通过培训、资助学生、曝光“左派教师”等方式,在校园进行“革命”,吸引了不少男性学生。
2016年,“转折点行动”收到社会捐款为430万美元。
去年达到了9240万美元,柯克也成为了“转折点行动”的化身,他不仅是负责人,还是财务官、演讲人、辩手……
他还有一个非正式身份--美国保守派青年群体与特朗普的联络员。
如果说华尔街是常青藤大学“左派运动”的资金来源,那么,美国保守派集团则是“转折点行动”的金主。
双方主战场就是校园。你推广LGBT,我就打击LGBT;你要“多元、平等、包容”,我就“不多元、不平等、不包容”。
双方在校园内你来我往,“大鸣大放大字报”。
在特朗普“下野”期间,柯克对他仍然不离不弃。
他主持每日三小时的《查理·柯克秀》(苹果播客), 在X平台粉丝有500多万,TikTok有7300万粉丝。
虽然他没念过大学,但能说会道,是把辩经的好手。
共和党非常需要这样一个青年组织,共和党金主为他注入了大量资金,他也成为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核心成员”,他自称“去过白宫上百次”。
他也是海湖庄园的常客,跟特朗普大儿子以兄弟相称。
柯克的“美国复兴之旅”在高校展开巡回“辩经”,对特朗普2024总统大选吸收年轻人选票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朗普的总统就职典礼也邀请了他和他的妻子、孩子出席。
万斯成为副总统,是因为他能吸收“铁锈带”失业工人以及红脖子们的选票。
而柯克则是为特朗普在“左派”占优势的校园内拼杀。
如今的美国高校,表面上看“左派”被政治力量打压之后,声势大减,而“转折点行动”在攻城略地。
但是,MAGA在校园的“胜利”是暂时的,它需要柯克这帮人去巩固。
所以,美国的大学教授们很痛苦。
拜登在的时候,他们如果不遵照“多元、平等、包容”路线,就会被“左派”批斗;特朗普废除联邦和各校的“多元、平等、包容”办公室之后,“左派教授”又要被柯克这帮人批斗。
柯克本人跟“自由派”在“黑命贵”运动时就结下了仇,他公然声称被警察“跪死”的弗洛伊德为“人渣”,激怒了所有同情“黑命贵”运动的人,恨不得将他挫骨扬灰。
但他也因此得到保守主义者的全力支持。
美国社会的撕裂已经无法弥合,政治人物想要出头,就必须极端。
柯克是极端赛道一把好手,他对中国也是恶意满满。奥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员在一些项目上夺金,他也要在X发文大骂,说中国是美国不共戴天的敌人……
极端人物受欢迎的后果,就是美国社会从“文斗”走向“武斗”。
因为辩经辩到最后,谁也不可能说服谁,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对手物理消失。
去年,总统候选人特朗普遇刺,就是“武斗”的体现。
如果特朗普不是有额摇头晃脑的习惯,他可能已经消失了。
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共和党来不及推出一个新的候选人,而哈里斯则会莫名其妙地成为美国总统。
哈里斯、拜登、克林顿、佩洛西这些“自由派”政要都会出来对特朗普表示哀悼,同时严厉谴责“暴力行为”。
现在,民主党政客对柯克就是这么做的,但他们心里难道不高兴吗?2028,共和党少了一个极具号召的青年领袖。
犹他州的枪响,意味着什么?美国政治人物比谁都明白--柯克实际上是被故意公开“处决”的。
他不是总统、副总统、部长、州长、议员,没有任何由政府提供的军警保护待遇。
他参加公开活动,只有几个普通的保镖,防止被人殴打什么的。
这是他跟特朗普最大区别,特朗普哪怕在“下野”时,也很难被人近距离,无保护地接近。
而他就是一个大网红,美国网友说经常能在餐厅或停车场碰到他。
以这位刺客的身手来说,随时随地都可以杀了他,甚至可以将凶案伪装成“情杀”、“仇杀”、“财务纠纷”,不是吗?
如果仅仅是将柯克的生命作为目标,刺客大可不必如此费劲,当着3000多人的面向他开枪。
这就是在向MAGA群体宣战。
刺客只是一个完成政治谋杀的工具,他背后主谋是想通过在3000多人的集会上公开“处决”,将暗杀产生的社会效应扩大到极致。
柯克的死,说明美国社会另一派根本容不下其它声音,因为他的一些观点是挺正常的,比如反”零元购“、反LGBT校园化、反毒品、反”女权“、反极端环保……
但他本身也是一个极端的人,极力鼓吹持枪自由的他在犹他州死于枪下。从这一点来说,他死得并不冤。
人没了,以后老婆,孩子和钱不知会跟谁走了。
然而,他的死对美国社会进一步撕裂的影响则是深刻的。既然有人宣战了,那么MAGA们就必须应战。
或许,美国的“武斗”不久就会演变成内战。
其实,既然两派水火不容 ,你死我活,那还不如分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