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机械臂,撬动洗地机的新格局

500

从“参数内卷”到“智能革命”

撰文/ 邹   珊

编辑/ 李   季

l排版/ Annalee

当资本热浪持续涌入新赛道,五花八门的机器人频频亮相,最常出现的评论,往往并非“科技改变生活”,而是“机器人还是取代不了人类。”

尤其是在清洁科技这一领域。墙根积尘的最后一厘米、地板上风干板结的饭粒、被踩实黏牢的大蒜皮……这些琐碎却顽固的污渍,曾长久地“嘲讽”着智能清洁产品的局限。最终,人们还是得自己动手,完成那最后一环的清理。

2025年9月,追觅科技以其新品实现了一场行业性的破局——推出全球首款AI「双刮洗」双机械臂洗地机T60 Ultra、H60 Ultra,并将首次引入“具身智能”理念,实现 AI 双臂协同清洁。

当洗地机真正长出“双臂”,以仿人类的“左右手”高效分工合作,或许,智能清洁已经来到一个新阶段——不仅高度“拟人”,甚至可能趋于“超人”。

在洗地机行业一度陷入吸力、水量、续航的“参数内卷”之时,“一双手”,正重塑整个行业格局。

机械臂的进化,始于人

 “2025 年了,为什么机器人还是做不到像人一样扫地拖地?”

在知乎上,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是无数用户在日常清洁中遭遇的实际困境。翻看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诸如隔夜饭粒、干涸糖渍、宠物尿迹、厨房重油污……这些高频出现的顽固污渍,最易让用户对洗地机“祛魅”。

解放双手,就那么难吗?

并非如此。过去两年,追觅洗地机持续探索的方向,就是让机器无限“接近人”。而他们交出的最新答案极具突破性——赋予洗地机“一双手”

“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光靠一根滚刷,永远带不走地面上贴着不走的厚污渍。”一直以来,“拟人化”是智能清洁赛道的一大目标。但具体要如何做到“像人一样清洁”,并非易事。而模仿,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追觅洗地机的研发团队亦是从人的清洁动作中,找到了灵感:面对重污时,人们用抹布擦地时会先“用力压住”,再“反复刮擦”,最后才能把污渍连根带走;而面对水渍时,人们则会用抹布“轻轻”地擦拭,避免地面的水渍残留。

500

如今,追觅让这套动作在一台洗地机上得以完美复刻。T60 Ultra、H60 Ultra通过一个高性能舵机,可同时驱动前后两条不同功能的机械臂,从而使之实现协作:后臂似有力的右手,通过增压和特殊设计的V型刮板,专攻顽固污渍。前臂则柔软贴地,如左手配合清洁,刮净水渍与边角污垢。

但这远非简单的“做加法”。正如人类清洁不只是手部动作,更是全身协调与实时判断的结合,洗地机只有“手臂”还远远不够。

正因此,在追觅首创的AI「双刮洗」机械臂中,除了硬件结构的升级之外,还创新性融入了具身智能理念。这为双臂赋予拟人的操作逻辑,使其可以像人一样感知地面、瞬间决策、协同工作,从而实现强力与柔性完美配合的高效清洁。

具体来看,设置在特殊位置的霍尔传感器和360°磁环如同慧眼,实时感知地面污渍状况和机器自身姿态;智能算法作为“大脑”,对海量信息进行毫秒级运算,进行瞬间决策;舵机技术成为“灵活关节”,精准执行大脑指令,驱动双机械臂像人的双手一样协同分工……

500

可以说,“双机械臂”是形,“具身智能”则是魂,它们共同作用,让整个系统远不止“1+1=2”,而是让洗地机从一台执行预设程序的机器,进化成了一个能感知环境、实时决策、智能执行的“智能体”,清洁逻辑发生了根本性重构

数据则是更为直观的证明:经行业权威机构南德TUV检测认证,追觅AI「双刮洗」机械臂系统针对地面黏腻污渍去除率达到100%。

一臂之力,解决房间里的那只“大象”

让洗地机长出“双臂”,对行业来说,不仅是一项工程上的跨越,更预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而对追觅来说,这是一场酝酿已久的自我革新。

去年,追觅洗地机就以一项名为“灵捕AI升降机械臂”的颠覆性技术,开辟了一条新路,将行业正式带入“机械臂1.0时代”。彼时,追觅发布的T40 Ultra首次实现“眼+脑+手”协同——通过方向识别模组、AI算法与高精度舵机,完美模拟人类的清洁逻辑。

这“一臂之力”,解决了洗地机行业的一大痛点——“边角盲区”。那最后一厘米的边角水渍,如同房间里的“大象”,曾一度让用户对洗地机感到失望,却又似乎始终被整个行业视而不见。以至于有网友曾在社交平台发帖吐槽,“洗地机不能0贴边,就是耍流氓”。

500

而追觅在2024年首次推出带有机械臂的洗地机后,迅速赢得市场与用户口碑,获沙利文全球首创认证,目前全球销量已突破70万台。用户体验也随之跃升:不止一个用户在使用过追觅机械臂洗地机后表示,清洁能力真的进入了下一个“Level”,“再也不用自己做二次清洁,替洗地机返工了。”

也有网友感慨,“原来地机拖完地真的可以做得到0水渍,为什么不早点做到?”

500

图源:追觅官网

因为,这意味着巨大的技术投入:复杂的机械结构、昂贵的材料、精密的算法调试,最终只为解决那“不起眼”的细节?性价比太低。

但追觅自创立之初,就坚持走向“无人区”。不仅要做,还要“做到极致”。在短短一年之间,追觅就实现“一臂”到“双臂”的跨越,目的显而易见,要进一步让清洁无边界,使“拟人化”更高阶。

而新增“一臂”,远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追觅洗地机团队必须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问题。

比如,新增一个后机械臂,同时也增加了一个维护部件,如何降低用户的清理强度?为此,追觅特定提出了后刮板材料的自洁要求,确保用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二次污染,清理周期长达一个月以上。

又比如,在实现“一驱双臂”的同时,如何保证舵机的升降寿命和机械臂的性能稳定?追觅对舵机进行了结构、材料和控制调教等多方面的优化,将升降寿命测试要求由40万次提高到80万次;针对后擦板,工程师进行了3万次的撞墙测试及3万次的过门槛测试,并在不同类型的地板、地砖上进行6万次测试;模拟真实的家庭场景,在完成1500次自清洁后确保机械臂性能不降低。

500

事实上,仅仅是为了寻找一种高清洁力的擦板,追觅的工程师们就先后尝试了织物、软胶、硬胶、刷条、海绵等100余种不同的材料,并结合形状、硬度、表面压力等影响因子,设计了近百种组合方案,进行了数千次实际顽固污渍清洁验证。

而日复日的测试和迭代,只是为了让用户眼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解决掉千万家庭里的那只“大象”。正如追觅一向相信的,“用户有需求,创新就有空间。沿着用户需要的方向,就不会偏离航道。”

双手指引未来

头部企业之变,从来不止于独善其身,更在于撬动行业格局之变。

过去几年,洗地机市场虽经历爆发式增长,却很快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吸力、续航、水箱容量……参数层层加码,却恰恰遗忘了用户最真实的日常困境。墙边、桌角、马桶根部那永远清理不到的“最后1厘米”,如此种种,让用户不得不弯腰手动补位,让科技的便利性大打折扣。

而追觅的机械臂技术,如同一颗投入静湖的巨石,彻底打破了行业僵局。

2024年首创机械臂技术后,追觅洗地机便重新定义了竞争维度,友商纷纷宣布跟进机械臂技术。一时间,机械臂从追觅的独创技术,变成了行业公认的发展路径,一个全新的赛道就此展开。它宣告了洗地机行业竞争从“参数内卷”的第一阶段,正式进入以“智能化水平”和“结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第二阶段——通过技术创新而非参数堆砌,驱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避免了恶性价格战的深渊。

如今,追觅T60 Ultra、H60 Ultra首发的AI「双刮洗」机械臂,在结构创新之外,还首次引入具身智能理念,正式开创了行业“机械臂2.0时代”,使得行业格局再升一个台阶。

可以预见,随着机械臂技术显著提升使用体验,这一功能设计很可能会如扫地机一般,从头部品牌创新逐渐成为全行业标配。更重要的是,“AI+机械臂”的组合,绝不止于洗地机。在追觅的技术复利科技树下,它们有望赋能多类别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让它们都能拥有一双“巧手”,完成更复杂的物理交互任务。

500

图片来源:追觅官方微博

而追觅能持续引领,绝非偶然。其背后是深入骨髓的技术底色和用户洞察。作为一家以技术为底色的全球化科技公司,追觅有着深厚的研发背景,并始终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确保产品技术持续升级。

据了解,追觅科技员工中,产品研发与设计人员占比达到60%,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7%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其技术研发储备的原则是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即“在进行研发投入的过程中,会将三分之一投入到现有领域的产品迭代,三分之一投到现有领域的产品创新,三分之一投到新领域的创新中,且后两者是关键。”

500

而科技研发沉淀底气,用户洞察则提供动力。从2022年起,追觅就建立了用户洞察部门,因为,“消费者只关心问题有没有解决。”于是,追觅内部为每一个产品业务线都配置了专门的消费者洞察团队,在各个平台收集消费者反馈,与消费者进行深度沟通,并基于此,实现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双机械臂技术的诞生,正是这种坚持的必然结果。这不仅是一款产品的功能升级,更是一次行业范式的转移。它证明了在家电领域,真正的创新来自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对技术底色的长期坚守,以及将前沿理念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勇气。

从“参数内卷”到“智能革命”,一双手,正勾勒出一个更智能、更真正解放人类双手的家居未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