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要做“年轻人第一台猛士”

500

最近,不少商场悄然出现了这个“大玩具”。

乍一看外形相当霸气,有着完全迥乎于同行的尺寸,个别车的颜值更是像个超级变形金刚。

500

它就是猛士,最近成了不少越野老炮看中的心头好。更有数据显示,东风猛士全新车型M817开启预售仅半小时,订单量突破5000台,一小时逼近万辆大关。

这款定价32.99万元起的硬派越野车,以“可城可野”的定位,直接拉满订购热潮。

从百万级豪华电动越野猛士917的横空出世,到M817的全民狂欢,刚预售就爆单,猛士有点本事。

01

不被看好的小透明,抢奇瑞蛋糕

相比现在的风光,几年前的猛士还完全不是如此。

首款车型表现低迷。2023年推出的豪华电动越野车猛士917,定价63.77万-109.8万元,被人诟病太不接地气,市场并没有太大的水花。2023年8-12月销量仅824辆,2024年全年销量2101辆,2025年前7个月进一步下滑至689台,同比接近腰斩。

500

紧接着就是反映到营收上。部分展厅被迫缩减面积转租给其他品牌(如雪佛兰、英菲尼迪)。总部目标从“盈利”退守为“减亏”。东风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除合资品牌下滑外,猛士等高投入自主品牌的持续亏损,也是重要原因。

再加上越野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30万级新能源硬派SUV市场已有方程豹8、坦克500等强劲对手,对于猛士来说想杀入市场没那么简单。

谁都想不到,猛士引爆市场的转折点在于M817的推出。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后,猛士31.99万元起的定价,精准卡位坦克500、豹8所在的主流越野区间,普通人也能够得着。

不得不说,猛士自诞生便承载着双重使命:既延续东风猛士军用车在极端环境验证的可靠性基因,又要在新能源浪潮中开辟高端越野新赛道。

可想而知难度相当大,但谁也没想到,猛士算是一雪前耻,掏出了一些绝活。

500

技术层面的突破上,猛士917搭载四电机驱动系统,爆发出超1000匹马力和16200牛·米轮边扭矩,零百加速仅4.2秒,让硬派越野车跻身超跑性能阵营。M ATS智能越野全地形系统通过算法降低驾驶门槛,将专业越野能力“傻瓜化”。

更关键的是,猛士用滑板越野平台MORA架构,这一中国首个电动越野专用平台支持纯电与增程双动力,可衍生SUV、皮卡等多车型,以后再推出类似的系列也更方便。

再加上霸气十足的外形,一下子征服了不少硬汉老炮。

02

华为的长板,有了用武之地

不得不说,仅仅几年时间,猛士就经历了从“自嗨”到“用户下沉”的改变。

早有917奠定品牌高度作为首款车型,猛士917以60万以上定价切入豪华市场,以机甲风设计和宫殿级内饰打破“越野即粗糙”的刻板印象。

但销量受限于高端市场容量,不过也算是让品牌标签稳居“冒险探索”认知。

如果说猛士找到了定位优势之外,还离不开一个动作:跟华为当盟友。

500

在两家的设想里这种合作算是“全流程深度共创”。智能化时代的合作必须从整车定义阶段就开始深度介入,将东风的造车底蕴(机械性能)与华为的软件和AI能力进行深度融合,而非简单的供应商供货模式。这种合作涵盖了整车定义、设计、开发、测试、上市所有环节。

M817也是实现了“全栈华为”,从车控、座舱、智驾到云控、通信,全部由华为赋能。就像首发华为ADS 4.0智驾系统,响应速度提升50%,实现城市道路到地下车库的全场景覆盖。

毕竟在过去,越野车总会因为特殊性局限在小众户外圈子里,很难真正融入大众。鸿蒙座舱将越野车变为智能移动空间,语音交互、多屏协同告别“傻大粗”。此举让硬派越野首次兼备“城市通勤的舒适性”与“野外探索的可靠性”。

不得不说,当基建完善消解了越野的功能性刚需,消费者转而追求精神层面的自我表达,猛士也算是抓住了这种需求。

比如 “可城可野”思路下的设计哲学。M817的5米车长+后轮转向技术,既保证越野通过性(900mm涉水深度),又缩小转弯半径适应城市窄路,后排放倒形成2.1米大床,支持野外派对,还能变身移动能源站。

500

用户用真金白银投票的背后,是猛士将“硬派越野”从小众玩具重塑为中产生活方式,既满足都市精英的体面需求,还把户外老炮的需求也拿捏了。

猛士的逆袭也证明,将技术深度、场景广度与用户温度三者融合,才能有翻盘的可能。

03

想要长红,做好“战时状态”

从小透明到小出圈,猛士的破局,也有两点思路值得提炼。

第一,技术锚点取代性价比逻辑。以MEGA POWER动力平台、M ATS地形系统等自有技术集群打破“国产缺核心技术”的偏见,接下来还需要死磕研发。

第二,利用盟友长板扩大朋友圈。比如国企宁德时代保障电池领先性,360集团强化信息安全,华为赋能智能驾驶——通过开放技术生态圈弥补单一企业局限。

500

尽管势头强劲,猛士仍需直面几大考验。

首先,就是车企都逃不开的产能与品控问题。M817订单激增对供应链提出挑战,需避免交付延期;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消费者认知迭代。如何让传统越野爱好者接受“电动越野”的可靠性。

其次,豪华电动越野的蓝海正在泛红。随着豹5、坦克700等竞品加入战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去,越野车的三把锁、非承载式车身、大排量发动机等特点,谁能把这些门槛打下来,一是价格更低,而是日常通勤开着舒服,也能在蓝海中率先抢占先机。

猛士的下一步,在于将M817的“爆款现象”转化为可持续的“品牌生态”。毕竟,品牌最终靠的不是说了什么,而是用户通过产品感受到了什么。

500

总之,从青藏高原的军车传奇,到都市精英的车库新宠,猛士的爆火隐喻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深层变革:

当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袭来,传统越野车“唯通过性论”的价值体系已被彻底颠覆。

现在的消费者,渴望的不再是冰冷的机械性能,而是能兼容都市精致感与野外征服欲的生活方式载体。

拿捏一个细分人群痛点,也藏着大金矿。

作者 |澳瑞白  审校 | 琪琪

  视觉 | 金克斯   轮值主编 |茴香拿铁

→ 关注金错刀车评,秒懂未来智行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