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专访:特朗普普京会面后,中美俄G3格局将渐显

编者按: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的影响如何?8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在与英国路透社、英国卫报、俄罗斯塔斯社、日本经济新闻、韩国中央日报等接触采访中表示,此次“阿拉斯加峰会”的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国不反对“美俄峰会”,相反,中国乐见其成。

现将专访全文发布如下:(全文约1600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500

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举行会晤后,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记者吴晓凌 摄

1、特朗普与普京2025年阿拉斯加峰会是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多来的两国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标志着美俄长期僵局的“融冰”,还标志着俄罗斯正式打破多年来的西方外交孤立,更意味着乌克兰、欧盟及日本等坚定“反俄”力量的边缘化,对未来国际局势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2、中国不反对“美俄峰会”,相反,中国乐见其成。美俄关系打破僵局,有助于减缓中国在俄乌冲突议题上来自西方的压力,也将促使中俄合作逐渐冲破此前因西方对俄制裁带来的阻力,更符合中国愿意看到国际局势缓和的总体战略目标。

3、此次“阿拉斯加峰会”的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美俄并未签署任何协议,也未对俄乌当前领土争议达到最终共识,更未解决美俄存在的深层矛盾。但在两国几近冷战局面下,见面的形式意义同样重要。此次峰会的最大成果就是,达成了普京与特朗普将会在不久将来再次会晤的共识。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将来,美俄两国关系还将继续延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4、特朗普推动美俄关系打破僵局,重构了接下来三年的国际固有权力结构。西方联盟裂痕将持续深化,北约角色弱化,欧盟、日本将继续被边缘化,乌克兰注定成为最大输家。

5、“美俄峰会”很可能意味着后冷战时代正缓慢进入了“新雅尔塔体系”的三巨头时代。9月3日中国大阅兵,普京在北京出席盛会。2025年底,特朗普极有可能访华。美中俄三足鼎立、领衔世界的G3时代可能正在到来。

6、“美俄峰会”有可能会推动全球地缘经济与市场的波动。市场对原油价格、能源稳定、制裁减缓的预期正在提升,进而会对冲因关税外溢形成的消极效应,整体上也会提升世界经济复苏的可能性。

7、当然,“阿拉斯加峰会”的最终历史地位,还要有待于接下来的美俄、中美关系的走势。美国“交易式外交”的不确定性,俄罗斯借战场撬动大国外交罗盘,欧盟与其他新兴力量在夹缝中争夺语语权等等都在影响着接下来的国际局势。当前世界形势的不确定性并没有因为“阿拉斯加峰会”而彻底减缓,相反,多极化、复杂性、大国博弈仍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国际主旋律。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