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第一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第二是即便留在农村或县城也很难结婚
【本文来自《万字长文:低生育率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萤火虫啊
农村生育率呢?
大量农村地区,第一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能力最强的去北上广深,然后是省城,再然后是离老家最近的地级市县级市县城,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数量一直在下降。第二是即便是留在农村或是县城,也很难结婚。社会开放人口自由流动加上经济发展,女性上迁婚意愿比过去强烈得多,已经很少存在过去周围七大姑八大姨议论加上父母催逼,就在本地找个差不多的结婚的情况了;农村、县城地区的适婚年龄女性跟城市里的年轻女性一样,基本上都要寻找社会经济条件至少比自己高一个档次的,如果自己稍有姿色或是有别的利好条件,则期望要找比自己高两三个档次的,如果找不到宁肯单身;到大城市里工作过的往往眼光更高。
我老婆老家在四川一个地级市的农村,我办公室一个同事老家是湖北省一个地级市的农村,都说自己老家所在的村和附近几个村,有二三十个一直在老家的男光棍,二十七八到三十四五,本人没有明显恶习,家里也不是很穷困,但在自己的村、周围到村,到县城,根本就交不到女朋友,更别说娶妻生娃。
如果说上面这些是身边统计学,只能当一个谈资,那么,很多媒体都报道过,这些年来在国内一些农村地区,“跨国婚介”相当流行,其实说白了就是花钱从东南亚经济相对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买”媳妇。这些农村地区在国内还是属于相对贫困地区,但已不是绝对贫困,不少家庭为了传宗接代,少则几万多则上十万还是能拿得出来,至少是能借得到,于是上当受骗的多,外国女孩来了之后跑路的也不少。不过这十几年来,涉外婚姻中外娶占比已经明显高于外嫁(二十多年前是外嫁明显多于外娶,这是登记在册的,还有不少是没登记的),而欧美日韩那些所谓“第一世界”,在经济上还大体维持着发达国家地区的体面,再加上其整体社会氛围对中国的友好度不高,他们那边的年轻女性愿意嫁给中国人的数量是很少的,所以增量的大头来自哪里就懂得都懂。事实上,从跨国的角度来看,女性也是明显倾向于寻求上迁婚。那些跑掉的女孩,基本上都是到了男方家之后,觉得男方家的条件并不符合自己心目中上迁婚的标准,自己亏了就想方设法跑路;而如果满足了自己心目中的期望,就会安然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