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外农业转基因领域最新动向(24年12月)
汇总2024年12月期间,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研发和应用领域最新动向:
1)加拿大卫生部将1项基因编辑马铃薯列入食品用途的非新型植物产品清单
2024年10月28日,加拿大卫生部公布将1项基因编辑马铃薯列入用于食品的非新型植物产品清单。该基因编辑马铃薯由美国J.R. Simplot Company研发,通过基因编辑使块茎中的多酚氧化酶含量降低,从而延缓褐变。由于该基因编辑马铃薯被判定为非新型植物产品,因此无需进行上市前安全评估,预计最早上市时间为2025年。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02_6467270.htm
.
2)玻利维亚批准1项转基因大豆用于商业化种植
2024年11月13日,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公布了玻利维亚10月19日批准转基因大豆MON87701×MON89788用于商业化种植的信息。该转基因大豆由拜耳公司研发,含有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1Ac基因和源于土壤杆菌的EPSPS基因,兼具抗鳞翅目害虫和耐草甘膦的特性。该转基因大豆目前已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批准用于食品/食品原料,被美国、欧盟和日本批准用于食品和饲料,被加拿大和阿根廷批准用于食品、饲料和种植。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03_6467413.htm
.
3)中国科学家团队揭示大豆关键基因CS1调控大豆抗倒性的分子机制
2024年11月13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倒伏突变体cs1,鉴定到一个与倒伏性相关的关键基因CS1,该基因编码一种HEAT-repeat蛋白,该蛋白通过调控淀粉体沉积来调节下胚轴向地性。功能分析表明,CS1活性的丧失破坏了植物极性生长素运输、维管束发育以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生物合成,最终导致植物过早倒伏和根系发育异常。反之,在高种植密度条件下,增加CS1表达量可显著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该研究为大豆抗倒伏研究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展现了CS1基因在大豆品种改良中潜在的应用价值。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09_6467712.htm
.
4)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公布第237次转基因安全性审查委员会审查结果
2024年11月22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公布了第237次转基因安全性审查委员会审查结果。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数据,转基因安全性审查委员会认为先正达公司申请的转基因玉米Bt11xTC1507xNK603,具有耐草铵膦和草甘膦以及抗鳞翅目害虫的特性,不存在安全问题;巴斯夫公司申请的转基因油菜MS8/RF3,具有耐草铵膦和育性恢复的特性,不存在安全问题;科迪华公司申请的转基因油菜DP-073496-4,具有耐受草甘膦的特性,不存在安全问题。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09_6467713.htm
.
5)中国科学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提高稻米抗性淀粉含量
2024年11月19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以抗性淀粉含量为10%的水稻ssIIIa ssIIIb突变体为背景材料,系统编辑了支链淀粉合成途径中的14个基因,SSIIa、SSIVb和ISA2突变可分别将抗性淀粉含量提高至14%以上,而四突变体sbeI sbeIIb ssIIIa ssIIIb和sbeI ssIVb ssIIIa ssIIIb抗性淀粉含量分别提高至18%和20%。抗性淀粉含量升高,导致水稻蒸煮食味品质和产量下降。该研究材料中ssIIIa ssIIIb显示出抗性淀粉含量和稻米产量之间的最佳平衡。该研究系统性解析了支链淀粉合成途径在抗性淀粉合成中的作用,为培育兼顾产量与营养品质的高抗性淀粉水稻品种提供了策略。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09_6467715.htm
.
6)荷兰转基因委员会发布1项转基因大豆进口和加工用途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024年11月27日,荷兰转基因委员会(COGEM)发布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和抗线虫大豆GMB151×DAS-44406进口和加工用途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经评估,COGEM认为上述转化体的进口和加工对荷兰环境造成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其食品/饲料风险评估由其他组织负责。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12_6467847.htm
.
7)中国科学家团队从野生稻中鉴定到功能持绿且生育期提前的基因OsSCE1a
2024年11月25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鉴定到一个同时调节功能持绿和生育期的基因OsSCE1a。低表达或敲除OsSCE1a,能够提高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同时使生育期提前,但不降低产量。该研究为实现水稻多季种植和提高农业生产力提供了新基因资源。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13_6467899.htm
.
8)中国科学家团队发布甘薯无间隙基因组并建立高效遗传转化及基因编辑系统
2024年12月2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挖掘到一个适合作为甘薯遗传模式系统的野生种,将其命名为“小薯”。“小薯”拥有高度自交亲和性,基因组纯合度高且为二倍体,生育期短,并且拥有大多数甘薯野生近缘种所不具有的膨大根。研究人员进而利用测序和组装技术,获得了“小薯”无间隙基因组,针对“小薯”开发了简单高效、无需组织培养的遗传转化体系。甘薯功能基因在该系统中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也可成功应用于该系统,为甘薯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16_6467944.htm
.
9)日本消费者厅宣布一项转基因玉米和一项转基因酶通过食品安全审查
2024年11月29日,日本消费者厅公布了转基因玉米DP915635和转基因转谷氨酰胺酶通过食品安全审查。其中,转基因玉米DP915635由科迪华公司研发,通过引入源于带状瓶尔小草的IPD079Ea蛋白、源于绿色产色链霉菌的PAT蛋白和源于大肠杆菌的PMI蛋白,兼具抗鞘翅目昆虫和耐草铵膦的特性。该转基因玉米目前已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批准用于食品,被美国、欧盟和韩国批准用于食品和饲料,被加拿大批准用于食品、饲料和种植。转基因转谷氨酰胺酶由日本Amano Enzyme 公司研发,通过将源于茂原链霉菌(S. mobaraensis BTG-5)菌株的转谷氨酰胺酶基因导入茂原链霉菌菌株(Streptomyces mobaraensis TTG-1)中制备而成,具有催化蛋白质中谷氨酰胺残基与赖氨酸残基之间交联反应的作用。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17_6468051.htm
.
10)欧洲食品安全局发布2种转基因菌株产生的食品酶的安全性评估报告
2024年12月11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了转基因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产生的食品酶内切1,4-β-木聚糖酶、转基因里氏木霉菌株产生的食品酶葡萄糖氧化酶的安全性评估报告。内切1,4-β-木聚糖酶主要用于生产烘焙产品,葡萄糖氧化酶主要用于烘焙产品、淀粉和麸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蛋和蛋制品加工过程。经评估,EFSA食品酶专家组认为,这2种食品酶在预定条件下不会引起安全问题。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18_6468094.htm
.
11)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日本农业生物技术年度报告
2024年12月3日,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日本农业生物技术年度报告。报告称,日本是转基因食品和饲料的主要进口国,美国、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是其重要的转基因产品供应国。截至2024年10月,日本已批准334种转基因产品用于食品和饲料领域(201种用于饲料,133种用于食品)。不含外源DNA的基因编辑食品不受日本食品标签法的强制约束。目前,已有7种由日本和美国公司开发的基因编辑产品申请在日本国内市场生产和销售,其中4种已获批。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19_6468201.htm
.
12)中国科学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水稻进行基因修饰
2024年12月4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对光合作用关键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小亚基编码基因(OsrbcS1-5)进行多基因和多位点编辑,创制了一系列突变体材料,并解析了RuBisCO小亚基特定位点调控水稻光合效率及产量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该研究为未来作物RuBisCO遗传改造、从而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及产量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12/t20241219_6468202.htm
.
“国家转基因专项”水稻项目组考察亚热带生态所转基因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