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海光、兆芯,龙芯和海思,以及联想。。很像这段中国历史

最近研究海光、兆芯,再到龙芯和海思,甚至联想,越想越觉得和历史有相似之处:

中国核心电子技术的产业革命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类似于第一次国民革命早期的状态: 外军(殖民势力)横行,伪军(买办)跟着外军吃饭但声誉下滑。。此时的主要的有先进性的革命力量是国军(大炮),所以甲方是首要支持国军(毛子早期也更看重大炮)。当下,不仅共军(自主可控)的力量太小(仅限特殊领域应用),而且还可能被扼杀在革命早期阶段……

历史上,共军和国军共同敌人之一是反殖民,不过两者只是特殊阶段达成统一战线,彼此会出现不可调和矛盾。

共军第一次发展机会是五四时期,面对的是北洋势力,即老牌的伪军,救国图存的愿景逼出共军并改造国军接受国共合作。

共军第二次发展机会,实际上是危机转换,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当时的国军背叛革命投向殖民势力,屠刀对准了共军,共军被杀了很多人但也留下革命火种。

共军第三次发展机会(这个或许有争议)是:外军内部即殖民主义之间发生矛盾,新的军国主义外军排挤老的帝国主义,打击国军,并扶植新的伪军,这个时候共军的敌人们力量最为分散和薄弱,于是国共再次达成统一战线合作,再次面对不可调和矛盾,共军最终采取了独立的发展路线,没有重蹈覆辙,最终从延安走向全中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