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庞大的产业专家和工程师,就没有合格的产业人工智能

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的专访视频。施密特感慨说,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正开展“史诗般的斗争”(epic fight),尽管美国一直试图拖慢中国的发展脚步,“但不是非常成功”,令人震惊的是,中国反而推出了能够匹敌美国最好产品的人工智能模型。施密特坦承,尽管美国仍是人工智能创新的全球领导者,但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实力,中国能够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现实生产中,做到其他人只能梦想的事情。“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哪怕我们赢得了比赛的第一部分,中国也会最终赢得比赛,因为他们能够在批量生产中更快地应用这种技术。”施密特说。

我认为真正能为人所用的人工智能,必须是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特别是产业内部哪些没有“人形”甚至没有实体的人工智能模型,才是最关键的促进产业进步的人工智能,这都需要对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到最好的模型。而且这个课研究的领域和关键技术点,是在是如大海一样多,需要大量的行业工程师的努力才能实现。即便是在智能驾驶和人行机器人领域,同样需要大量的专业领域的工程师,来完成人工智能模型。没有或者有所缺少,那将是很难发展的。

纯通用的人工智能,或者那些无需标准答案的生成式的人工智能模型,不会有很高的产业属性和生产力促进作用。

我的结论是:没有庞大的产业专家和工程师,就没有合格的产业人工智能。恰恰中国有大量的深入产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工程师,他们实际上就是这个行业细分领域的“智能体”,他们的知识如果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就能产生大量好用的产业化人工智能产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