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湖北孝感市的,以前是种二季稻的,现在都是种一季稻,人赖了

【本文由“大水风”推荐,来自《说实话,广东或说整个南方的蔬菜品质,和东北真的比不了》评论区,标题为大水风添加】

  • guan_16489759062818
  • 其实吧,广东像生菜之类的短时间类的,黄瓜,也就是你们说的青瓜这类的还算正常。不正常的生长周期长的,因为广东一年四季可种(三季),别的地方,只能一季可种,味道肯定有差异的。还有豆制品,真的跟内地不是一个味道。不太习惯。至于鸡什么的,这个东西,农村养的老母鸡,估计都差不多,但是广东,山东等一些地区,有先进的规模化养殖,以前专供洋快餐的,现在也进入市场,这个无可厚非,广东吃鸡量本身就很大,市场上供应这种真的没什么毛病。拿来比就没意思了。如果别的地方也有这样的吃鸡文化,土鸡那时长,也供应不上。

    说一个别的粮食的事,我们省,西部地区,水稻一季稻,东部南部气气候好点,现在种二季稻,二季稻每季收成都差点,因为种两季,总收成比一季稻强多了,但是那新稻米,尝了下,比一季稻新米差远了。因为我老家在山区,小麦在霜降以前就下地了,第二年端午节前后才收割。出来打工后,真的想念家乡麦面的味道。山区比市区麦子要多出一个半到两个月的时间,河南陕西人经常说,湖北的麦子,生长周期短,面不好吃。也确有其事,因为除了山区以外的平原麦区,冬天怕麦拔节,一般种得比较晚,再一个山区霜降,真的霜降,平原霜降,还在发小阳春,白天还很热。山区遇暖冬,还把牛放到田里去吃麦。所以各地有种一样的东西有差异是正常的。再有一个习惯问题,自己从小习惯某一种食物,就真的是习惯了,北方吃面,南方大米。像我,生在麦和米都产的地区,隔几天想吃面,真的吃几天,又想吃米。在深圳打工时,就遇到河南的同事,天天报怨不是米饿就是米粉。我弟去郑州厂里当师傅,跟老板说好,一天至少供应一餐米饭,结果去了一星期也吃不上一次。因为员工都是河南人,实在受不了,干了一个月就走了。原因无他,我弟小时候,家里涨了人口,却没有多分田,我家到现在只有我父母和我有分田,两个弟弟都没有。家家户户没粮,买供应粮,供应粮供啥买啥,他能开始吃主食那一年,吃了半年芽黄米。因为山区,等不到小麦收了种玉米,小麦是间套作,又是山区产量也低,三亩地700斤不到。现在老家种烟草几十年了,也不种小麦了。玉米也就边边角角种一点。再也吃不到家乡麦面的味道了。一直到2000年前后,市场供应才丰富,只要有钱,想买啥买啥。

我是湖北孝感市的,以前是种二季稻的,现在都是种一季稻。人赖了。也有种小麦,比较喜欢吃。成年以后一直在北方地区(山西省,内蒙古,陕西省)跑业务,喜欢吃面。现在在西安市的酒店里面回复你的。我经常和我北方客户说我们那里的情况,现在半个月一直吃面食。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