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已经喝不动了吗

微博@丁海明Leo

中国人已经喝不动了

一瓶啤酒从2013年巅峰产量5080万吨,现在只剩3312万吨下降了34%。白酒更惨从2016年的1358万吨直接掉到629万吨,拦腰砍半。

为什么现在人都不喝酒了?是年轻人意识到酒桌文化就是服从性测试。酒桌文化算不上传统,只是一场测试自己人的手段。

中下层只能用人情世故、拼命喝酒的行为来表示臣服,因为只有听话的才能有食吃。整个酒局体现的核心就是弱肉强食的动物生存法则。

喝一顿酒还要搞主陪、副陪、主宾、副宾,连鱼头对谁都有讲究,吃个鱼还不能吃鱼头、鱼尾、鱼鳍、鱼籽,原因是因为很多领导特别喜欢借着这些部位借题发挥,吟诗一首。

但说句实话,这些诗真的没什么营养,也没有什么含金量,而且吟诗的样子真的很油腻。因为那些领导特别喜欢讲各种人生哲理,讲错了还不能说,还得附和,讲的真好。

酒桌文化的本质简单概括就是八个大字:伤害自己,取悦他人。弱者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向强者证明忠诚,强者则通过观察他人听话的程度来确认威仪。

整个系统非常精密,因为很多领导长辈把酒桌文化包装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此来给自己的旧思想找遮羞布。过去这几乎是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一场酒局就可以试探人心、交换资源,过去国内城镇化加速、基建大规模扩张,商务宴请遍地开花,那是白酒的黄金时代,也是人情社会的巅峰时刻,那时候大多数的商业合作靠的就是社会关系,而酒桌也就成了最有效的测试场,送的是面子,喝的是关系,敬的是地位。难受我也得喝,这一杯酒的背后可能是一份工作,一个订单,一次升职,哪怕酒量不好也得喝。

优秀的年轻人往往都是那些喝到胃出血的人。当一个人说我干了,你随意时,他真正说的是我愿意以自毁换取您的信任。当劝酒者跟你说不喝就是看不起我时,他实际是在说请用自我伤害来证明我的支配地位。但现在敬酒已经没有用了,资源有限,你再怎么喝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通过喝酒受到赏识。

社会的底层社交逻辑在发生变化,靠算法、技术、内容、科技的时代已经来临,大家越来越清楚一件事,真正能打开局面的不再是两箱酒,而是“你有没有真本事”。

70后能喝就是本事,90后、00后呢,喝咖啡、喝奶茶,因为喝啥并不重要,能不能解決问题更重要,有人老说他们是在消费降级,但其实他们整顿的是那个时代。

过去20年,赚钱靠关系、靠人情;未来20年,赚钱得靠专业、靠实力,社会从人情社会进入到专业社会,这何尝不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

未来的趋势很明显,你再靠送礼、靠酒桌应酬这种生意会越来越难做,反而那些有专业壁垒的、深耕行业的人会越来越吃香。

我们要顺应年轻人的消费逻辑,在有技术含量来越吃香。我们要顺应年轻人的消费逻辑,在有技术含量且有创意的赛道,不断去挖掘细分人群的需求,再精准的对症下药,才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机会。

年轻人拒绝酒桌文化不仅是为了解放大家的胃,更是为了解救被酒桌浸泡的人格尊严。

真正的诚意不需要通过自我伤害来证明,健康的关系不需要通过自毁来维系。

当社会开始追求效率了,一个时代就此落幕。酒桌文化的消亡不会始于规则的禁止,而将始于个体觉醒的瞬间。当第一个放下酒杯的人问出如果只有当我伤害自己时才能取信于你,那么这种信任本身还值得拥有吗?这个问题的回声终将响彻每一个曾以酒为名的房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