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莱希之死及背后的伊朗制度及中东乱局

伊朗的政治宗教体制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力量成功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这个事件对伊朗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伊斯兰教成为国家的基础,并奠定了政府的宗教性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宪法于1979年通过,并于1980年正式颁布。宪法将伊朗定位为伊斯兰教国家,强调伊斯兰法的权威和优先地位。宪法还规定了总统、议会和各种政府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分配。

500

伊朗宪法规定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权威,他掌握着政治和宗教领域的重要权力,拥有监督政府机构的工作,控制伊朗军队和国家安全机构,可以制定相关国家对外政策等。目前伊朗的最高领袖选举过程大致为先根据伊朗各省人口比例,由选民投票从宗教法学家中选出86人作为专家,而伊朗专家会议负责选举、监督、罢免最高领袖。

目前其最高领袖就是通过此办法选出,目前现任伊朗最高领袖是哈梅内伊,他自1989年起担任这一职务。当然哈梅内伊在当选最高领袖前及当选后为了巩固自己权力,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控制也越来越深,目前主要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领导人均由最高领袖任命,并听命于最高领袖,而不是伊朗总统。

伊朗总统是国家政府的最高行政官员,由公民选举产生,这个也是区别于沙特、文莱、梵蒂冈三个国家等政教合一的国家,因为这三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宗教领袖均任命于一人。总统的主要职责包含执行最高领袖的政策和指令,领导内阁,制定政府政策。

500

伊朗总统的民主选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最高领袖的影响,因为其候选人必须经过最高领袖及相关议会的认可,比如之前伊朗前总统内贾德在试图继续参选时就直接被取消参选资格。但是整体而言,伊朗的参选过程总体上还是比较民主和正规的,普通伊朗民众有自己的选择权,可以选择自己倾向的领导人,去给他投票以获得伊朗总统职务。

伊朗议会是伊朗的立法机构。议会的成员由公民选举产生,议会的职责包括制定和修改法律、批准预算和国家计划等。

简单来说,就是伊朗比普通国家附带了更多宗教的属性,伊朗的宗教和政治交融在一起为了保证伊斯兰革命中主要参与者伊斯兰教学者所提倡的伊斯兰原则。另外伊朗又有较为独特和发达的选举制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现人民的呼声。

这种将神权统治和民主选举相结合的“伊斯兰共和国”迄今仍是独一无二的政治体制,在保证伊斯兰原则的基础上,底下各个派系为了竞争伊朗总统也会进行激烈的竞争。

伊朗与当下中东乱局

之前根据加拿大“伊朗民意调查”咨询公司与美国马里兰国际与安全研究中心共同进行的一项调查,伊朗民众赞成更换政府或放松伊斯兰法规的人极少:只有大约五分之一(21.7%)的受访者认为不应再严格地应用伊斯兰法。只有九分之一(11.3%)的人认为政治过多地干预了个人生活。只有17%的人对彻底改变政治制度持开放或赞成态度。结论是:伊朗的制度并没有西方想象的那样根基不稳。同时其调查显示,近七成的人认为国家经济状况糟糕。八成以上的伊朗人认为政府必须作出更多努力以打击腐败、控制食品价格上涨。在国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方面,失业率以绝对优势占据首位。报道还称,伊朗人对美国存在着普遍的不信任,八成受访者认为美国不得人心。超过6成的伊朗民众认为应该继续支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和也门胡塞武装。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是一份西方的调查,真实的伊朗经济数据肯定也没有他们表述的那么糟糕。但从中我们也看见目前的伊朗伊斯兰法是得到大众认可的,伊朗最高领袖的实际支持率也肯定比想象的高。从中我们也看到伊朗目前主要的矛盾焦点不是宗教,而是经济和外交,这个也导致伊朗总统的选举焦点必然会集中在经济领域和外交领域,所谓温和改革派和保守强硬派之争也将持续下去。之前坠机身亡的莱西总统在伊朗强硬派当中声望是极高的,其坚决执行对以色列强硬的路线,停止和废除温和改革派提出的内部改革和开放措施。而从目前近几十年伊朗最高领导哈梅内伊的表态看,似乎其更支持保守强硬派。

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加上伊朗拥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及丰富的石油储备,注定了伊朗长期与美国及西方关系紧张。在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基本都是在和伊朗唱反调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发推说,“有很多报道说,受够了政府腐败和挥霍国家财富资助国外恐怖主义的伊朗民众举行了和平抗议。伊朗政府应该尊重伊朗民众的权利,包括表达自己的权利。全世界都看着了!”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呼吁伊朗跟随埃及的步伐,“开放”政治制度,倾听反对派和民众的呼声。希拉里说,美国反对伊朗当局再次使用武力,剥夺民众表达意见的自由。 美国支持伊朗民众享有普世权利。

伊朗目前由伊斯兰教学者选举出来的最高领袖必定会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这个也直接导致他们与以色列的关系也一直较为紧张。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伊朗不仅仅支持同为什叶派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同时也支持了逊尼派的巴勒斯坦哈马斯。目前伊朗是实质性对哈马斯支持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伊朗一直也是以色列重点打击的主要目标,2020年1月3日,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在离开伊拉克巴格达机场时,美国无人机向其乘坐的装甲车发射了火箭弹,苏莱曼尼当场被炸身亡。2024年4月2日以色列出动F-35隐身战斗机发射了6枚导弹,对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展开轰炸,炸死了伊朗革命卫队前陆军司令扎赫迪、圣城旅前副司令兼驻叙利亚伊斯兰革命卫队副司令拉希米。

500

500

目前伊朗国内的整体局势并不是太乐观。我们看到伊朗因自然环境恶化导致的农业歉收、因遭遇美国等为首的西方制裁而导致的经济发展缓慢、因国内人口大幅增加同时不能提供新增就业岗位导致的失业率增加等,这些都给伊朗的国内局势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但同时伊朗是军事方面的进步确有目共睹,伊朗在导弹研发、无人机研发、核武器研发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至于美国五角大楼甚至认为在中东的美国军舰在伊朗导弹射程范围内,其拥有巨大的压力,所以美国也因此多次希望和以色列、伊朗交涉,避免双方之间真的差枪走火,因为美军大规模直接参与伊以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大。

当然伊朗近期在莱希总统带领下其外交政策还是可圈可点,之前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宣布邀请伊朗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这个也意味着遭遇大规模西方制裁的伊朗获得了一个十分可靠的坚强后盾。同时中国、沙特、伊朗于2023年3月10日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沙特、伊朗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在两个月内开放大使馆、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部事务。这个也极大的缓和了伊朗和逊尼派国家之间的矛盾。

500

当然所谓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仇恨在被西方和以色列大幅渲染的情况下其实是可以化解的,叙利亚政府总统什叶派阿萨德的妻子就是逊尼派,而叙利亚最精锐的军队之一第四装甲师就是全部逊尼派组成,同时什叶派的阿萨德也获得了叙利亚国内绝大多数逊尼派和基督徒的支持。有了叙利亚的鲜明例子,笔者认为逊尼派主导的沙特、埃及等国和什叶派主导的伊朗等国没有理由不和睦相处下去。

目前大家最关注的还是伊朗最近在积极的进行影响力的扩张,首先为了支持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军不被ISIS、基地恐怖分子等击败,伊朗大规模联合和支持了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民兵武装“伊斯兰抵抗组织”等,伊朗的势力真真切切的进入了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国,让以色列如刺在芒,也让以色列及美国甚至多次主动袭击炸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主要领导人,为此伊朗也做了真正意义上的报复动作,其导弹划过了著名的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

500

伊朗二把手--莱希总统之死究竟是意外还是谋杀?

目前莱希总统之死,我们也看到了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因此目前舆论也有谋杀之说,谋杀中有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伊朗国内反对派、美国中情局及以色列摩萨德三说。伊朗国内反对派之说的理由是总统乘坐的直升机机型为贝尔-212,系有40多年的机龄的老款美国直升机,该机型的安全记录并不理想,曾在阿联酋、泰国、尼加拉瓜等国发生多次失事,而且由于制裁该款美制飞机很多存在严重老化且缺乏零部件维护的问题。

以色列之说的理由是5月19日事发后,以色列作战室官方账号公然发文嘲讽:在浓雾中驾驶直升机并不安全,同时让外长和总统同乘一架直升机也不是特别明智。5月20日凌晨在搜救工作仍在进行时,以色列电视新闻就提前宣布莱希已经死亡。同时以色列在莱希总统死后也是第一时间宣布此事与自己无关,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美国中情局及以色列摩萨德之说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阿塞拜疆,莱希总统见在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同出席两国边境一处水坝的落成仪式后返回伊朗过程中遇难,而另外两架直升机确丝毫无事。之前伊朗认为阿塞拜疆长期同以色列关系紧密,成为以色列情报机构渗透伊朗的“重要据点”。所以莱希总统这次的破冰之旅不幸身亡也可能与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有关,而摩萨德和美国中情局关系更为密切,之前有报道就称摩萨德的运作资金,背后有大量来自美国索罗斯、洛克菲勒等犹太财团的资金,而后者也给了美国中情局大量运作资金。

之前内塔尼亚胡想进行司法改革,被以色列国内众多势力反对,其中就有摩萨德,而反对改革的游行示威据内塔尼亚胡儿子亲口讲,幕后黑手就是美国犹太财团。

500

不管伊朗莱希总统之死究竟是意外还是谋杀,我们只能通过接下来的出现新的情报来分析判断,目前很难确认,希望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虽然美国第一时间站出来撇清关系。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但伊朗肯定不会放弃对事故真相的调查,一旦发现属于谋杀,那伊朗这次的反应肯定要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莱希总统的遇难对伊朗的内政外交和地区局势的影响

莱希是伊朗建国以来首位遇难身亡的在任总统,对伊朗来说是一场重大灾难。伊朗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以及保守派内部的政治斗争恐将进一步加剧,政权稳定将受到一定考验。

另外,莱希不仅是伊朗的总统,也是最高领袖候选人的有力竞争者。其遇难可能改变最高领袖对接班人的布局,对伊朗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按照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接下来将由第一副总统穆罕默德·穆赫贝尔代行总统权力职责,并在不超过50天内举行总统选举。分析普遍认为,穆赫贝尔经验丰富但缺乏政治权威,顺利接班并当选总统可能性不大,只是临时应急当一下“过渡”总统。所以接下来到底谁能从莱希之死空缺的伊朗总统及最高领袖中获益,也不排除其有参与谋杀的动机。

500

“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莱希总统就任以来,为维护伊朗安全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巩固和深化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积极努力。他的不幸遇难是伊朗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发展对华关系是伊朗的“国家战略”,这一点不会因为莱希总统的罹难而改变。因此,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伊关系仍将行稳致远,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定会不断巩固和发展。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