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还有什么底牌?

  网络上,吃瓜群众戏称联想为“美帝良心”,抛开政策性的东西,单纯地分析联想还有什么好牌没打好。

一 Thinkpad

  自诞生起,Thinkpad都围绕“商务和工作”的内容来操作,从产品和宣传上一以贯之。但是,一直以来的策略还能符合市场需求和跟上市场的步伐吗?如果今天是1992年,这样的策略没毛病,但今天已是百花齐放的局面。从产品上看,以往的需求今天都可以被其他产品满足,除了那个红点,没有更多的特点,笔电类型发展到今天已经二元化,水桶化,超级本和游戏本,其他的类型都被消化吸收了。从品牌力看,传统品牌:微星、华硕(玩家国度)、外星人、网红神舟。互联网品牌:雷神、机械革命、未来人类。跨界:雷蛇。Tinkpad在哪个领域的影响力都不及竞争者。更何况今天是00后的时代,我想大部分消费主力对所谓商务本根本不感兴趣。

二 摩托罗拉

  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类似于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而今,moto的市场表现大家有目共睹,心里有数(包括联想)。十几年的风云变幻,当年与诺基亚二分天下,如今却是无人问津。倘若依摩托罗拉集团的底蕴,moto还不至于这么惨淡,但资本主义精致的利益至上主义,看到“负资产”统统抛去,可怜moto碰上个买办企业,可谓是刚出虎口又入狼穴。

 

  谷歌一直在moto身上探索模块化,模块化确实是个idea,可是一直玩不明白,问题根源在哪?出在产业化和产业创新上。美国的产业能力已经缩水了,虽然硅谷在概念、设计等领域还高度领先,但只能是“嘴上说说”,图纸上的东西无法实现,而谷歌一直藐视中国市场,结果可想而知。

  

  已今天的历史进程和视角看,联想的“造不如买”“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策略和心态已宣告失败,且看未来,联想如何在下一个窗口期的市场上厮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