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小结(一):颠覆亚当-斯密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空想资本主义
今年1月在世界的战火声中度过人生的八十大寿。孔子给学者的人生道路开了先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的理解,孔子真实的生命历程只有三个阶段:十五开始自学,三十到四十自成学派,五十开始参政议政,但是生前并未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只是在有教无类的事业上,开创儒家文化的教学传统。作为2500年后的中国学者,视野应当纵横古今,超出中国的知识传统,远当思考宇宙,地球,生命,和劳动分工的起源,横应比较不同文明和大国的发展模式,才能应对地球生态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挑战。
我生长在革命和发展的动荡年代。如果类比孔子,也许能在八十岁时做一小结和展望:“吾四岁受外公和母亲之命‘平定世界’,十岁立志变革,十五参与教改试验,十八开始科学人生,二十五观察社会实验,三十五参与改革献策,四十五开创经济学新领域,五十二挑战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七十还原亚当-斯密的真面目,八十创立复杂科学的分类体系和学派检验标准,八十后继续发展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脑科学的大统一理论,实现恩师严济慈的愿望建立中国学派,实现导师普利高津的远景,理解老子哲学和复杂科学的历史联系,建立后资本主义时代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学和人生观。
我以我的科学成果和我家三代人的历史见证,来回报我们的家人和各国学人对我的期待,从科学和理论的高度,和西方文明对话,讲好中国和世界的新故事。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目前和西方媒体的舆论战,采用的仍然是西方话语。只能被动防御,难以主动出击。我观察维基百科对”陈平(眉山剑客)的介绍,比国内的媒体详尽,但科学上有许多误解。所以,我借年及八十之机,系统小结我的科研成果,并纠正国内主流经济学界的误解,同时接受读者的批评。为不久发表英文版的《复杂经济学手册》和正在准备中的《代谢经济学基础课程》做准备。
下面先理清国内急用先学,拿来主义带来的概念误解。科学概念误译的修正,按历史的重要性排序如下:
(1)达尔文的“演化论”,国内误译为“进化论”,成为西方启蒙运动时代进步主义的片面乐观哲学,所谓的现代化,以为只有进步,而非同时在其他方面退步,看不到科学,民主,市场,教育,自由,法制,...... 等等都是双刃剑,既可能造福人类,也可以破坏生态,甚至毁灭地球。把生物演化的多线论,误解为单线进化的西方中心论,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生的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想源头。
(2)爱因斯坦在科学上首先实现马克思和毛泽东“从特殊到一般”的理论发展规律。中国科学的普及宣传把爱因斯坦的“特殊相对论”和“一般相对论”,误译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把凯恩斯效法爱因斯坦的历史名作:《关于就业,利率,和货币的”一般理论“》误译为”通论“。造成中国学术现代化的过程中,”述而不作“,甘当西方学者的门生,不敢超越西方学者的高度。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远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高度,也超越西方海权国家发展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历程。然而中国的主流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不敢提出比西方前人更一般的新理论,只满足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化,使经济学的研究落后于革命领导人的远见,起不到象马克思和列宁那样指导革命的作用,只能为具体政策做注解。中国新一代的经济学人应当在世界民族之林开创和发展中国学派,升华马克思经济学。
(3)国内翻译和普及的”西方经济学“,只是美国主导的教科书经济学,传统翻译为”新古典经济学“,严格翻译,应当是”新正统经济学“或方法论的”均衡经济学“。以区分亚当-斯密开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文 classical 中国翻译为“古典”,其实应当是“经典”或“正统”之意。国内学者没有引进诠释学研究文献的历史观念。国内所谓的国学,例如儒家经典,实质不是孔子时代的原貌,而是汉代和宋代以后,官方为维护自己统治而多次改造的儒家经典。现在国内普及的西方经济学,也和斯密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和马歇尔时代的新古典经济学有很大的差距,实际上是从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引进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列为美英和中国引进的正统经济学,而把其他的经济学流派,统统打成“异端经济学”。只有博弈论和后凯恩斯经济学能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占次要地位。
(4)美英经济学文献所排斥的异端经济学,包括:马克思经济学,奥地利学派,德国历史学派,演化经济学,老制度经济学(不包括以产权理论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熊彼特创新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生态经济学,生物经济学,战争经济学,复杂经济学,等等。
西方研究异端经济学的学者,很难得到政府资助,很难在主流刊物发表论文和晋升主流大学的教职。中国在八十年代的经济学和“国际接轨”的口号下,采用西方主流经济学刊物的论文记录作为国内主流大学的晋升标准,结果导致中国的经济学界全面排斥异端经济学,只存在美国普及版的新古典经济学和苏联时代的政治经济学两家,完全不了解异端经济学的发展和对美英主流经济学的挑战。中国经济学的怪像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实践全面突破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空想资本主义”,而中国主流经济学成为比美国主流还要保守的教条主义经济学,完全落后于世界经济学界的变革潮流。
我在以后的八十小结中,将分门别类的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世界上的最新进展。让中国有志发展创新经济学的青年,有机会参与经济学革命的浪潮。同时也纠正《维基百科》的知识性错误。能阅读英文原创文献的读者,可以参考作者提供的英文文献,突破中文出版界的限制。至今中国包括北大的主流经济学刊物,也不敢发表已经用英文发表过的研究成果。这是《观察者》网和《风闻》栏目,比中国主流的社会科学和经济学刊物,还要超前的地方。欢迎读者和云学生参与我们的开放式对话和研究。
请大家注意,我们的时政观察只是新的复杂经济学的应用。意识形态的辩论不能取代严肃的经济学研究。这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互相矛盾的地方。因为检验不同科学理论的方法只能是科学的方法论和实验的优劣,而不是民意的多寡或学者的地位。历史上创立新学派的大家,初期永远是孤独的少数,后来才获得历史的验证。
最后,我要介绍我的导师普利高津的一个哲学和科学高度的观察。
历史上从希腊哲学到物理学的原子论,基本粒子论,都是分析科学的成功。也就是一加一等于二,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而老子的演化论和整体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复杂科学发现的“三开启混沌”的发现不谋而合。复杂科学是分析科学基础上的综合,尤其普利高津开创生命演化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并改造时间对称的量子力学为时间不对称的量子力学,以理解宇宙起源,生命演化。我们进一步推广为经济和社会的多样演化。也就是一加一大于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西医的人体解剖,不能理解中医的整体论,是同样的道理。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实践上可以推广为分析科学和复杂科学的结合。
复杂科学的发展,得益于跨学科的对话和合作。人类是社会动物,生物的行为必须遵守物理学定律,心理学的研究以脑科学的发展为基础。我们发现新古典经济学的有效市场和理性预期理论,违背基本的物理学定律。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有序,是物理学封闭系统的热寂和无序,不仅是经济学的乌托邦和空想资本主义,而且是科学史上的炼金术和伪科学。请大家思考。
以上是陈平(眉山剑客)八十小结(一)的开章明义。我把主要的文献附在后面。口说有误,文献为据。
【主要中文文献】:
(1)陈平, 《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动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出版。
(2)陈平,“代谢增长论: 市场份额竞争,学习不确定性和技术小波”, 《清华政治经济学报》,2014年,第2卷,第1期, 26-52页。
【主要英文文献】:
Chen, Ping. Economic Complexity and Equilibrium Illusion: Essays on Market Instability and Macro Vitality, London: Routledge (2010).
Chen, Ping., Elsner, Wolfram., Pyka, Andreas. Eds. Rutledge Handbook of Complexity Economics, Londong (2024 forthcoming).
Ippoliti, Emiliano。 and Chen, Ping. Eds. Finance.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in SAPERE Series (Studies in Applied Philosophy, Epistemology and Rational Ethics), Springer, Berlin (2016).
Day, Richard and Chen, Ping. Nonlinear Dynamics an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93).
Chen, Ping. “Metabolic Growth Theory: Market-Share Competition, Learning Uncertainty, and Technology Wavelets”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4(2), 239-262 (2014).
Chen, Ping. “Biophysical Limit and Metabolic Growth: New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Division of Labor and Sustainable Economies,” Real World Economic Review, 106, 93-105 (2023).
清代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赵翼有诗曰:“江山待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用“江山”来描写中国的发展道路,似乎是大陆农业和游牧民族的观念。战国时代如果是齐国而非秦国统一中国,则中华民族的发展,可能比西欧早两千年成为海权大国。今天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格局,远超新中国建国时代的雄图大略。我建议用“海天”来刻画中国未来的发展和科学探索的远景。我想和年轻的朋友们说:“海天罕有哲人出,各领思潮数千年。” 以此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