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回应苏起批评,否认用赖幸媛是任内败笔

前“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日前发表新书《铸剑为犁:赖幸媛的两岸谈判秘辛》,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出席并致辞。

马英九表示,他于2008年担任领导人时,邀请曾为台联不分区“立委”的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这项人事案当时在国民党内外都引发议论,一直到最近还有人批评,但并未引起共鸣,因为大家看了赖幸媛在“陆委会”的表现,“都觉得我找对人了”。

马英九谈到,赖幸媛与时任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通力合作下,为2008年至2016年的两岸关系,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和平与繁荣,他肯定赖幸媛任内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建立两岸制度化协商。

这番表态是在回应苏起早前的说法。春节前夕,曾为马当局“国安会”秘书长的苏起做客广播节目,谈到马英九八年得失,他称任用赖是最大的败笔。

苏起提到,2016年之后的国民党主席没有一人像当年在野党主席蔡英文一样,敢于如此强烈地批判现任领导人,形同每天照三餐批马,而蓝营执政的八年,赖幸媛却没有为国民党的政策伸张辩护,甚至私下与蔡英文互动良好。

苏起当时是分享个人新书《美中对抗下的台湾选择》,他呼吁,如果台湾不想面对武统相斗的代价,就该主动开启对话。书中谈到的台湾领导人不只马英九,但因为他曾是马任内最重要的两岸幕僚,对马近身观察才备受关注。

当时马英九没有正面回应,只有马办执行长萧旭岑表示,马英九很感谢苏起任内对台湾和政府团队的帮助,但萧旭岑又以个人立场表达遗憾,认为这是前部属对老长官的“恶言”。

这次为赖幸媛新书助阵,是马英九以个人立场正式回应苏起的指正,他细数任内八年两岸关系取得的突破,对赖幸媛的肯定,也是对自己任内的肯定。

但不可否认,当两岸经贸关系的推进成果丰硕降低台海紧张的同时,由于当时的领导者坚持所谓“不统、不独、不武”、“亲美、友日”和“只经不政”的政策路线,如大陆学者余克礼所言,加剧了岛内的分离意识,为民进党重新执政创造了条件。

当年的马英九曾拿下765万票,票数虽不及2020年的蔡英文,但马得票率超过58%,至今无人超越,但个人的高光时刻,却是国民党开始步向衰落的拐点。

500

如果八年得失都不需要辩证思考,如今更无法解释,为何在2016年之后,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不分本省外省,不分深蓝浅蓝,不分与国民党缘深缘浅,每一次挑战大位都失败?何以2008时蓝营领导人极力展现强烈的本土意识,甚至连“我烧成灰都是台湾人”都说了出来,可过了16年,国民党依然难以撕下所谓“外来政权”的标签,甚至在台湾的处境更加每下愈况。当曾经的主事者不愿对那段历史有所反思,只聚焦成绩而回避失败,对于教训的汲取,自然无从谈起。

过去说到台湾为何停滞不前,马英九曾表示,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太阳花”的反服贸, 让台湾陷入发展停滞的困局,这些罪人还在快意庆功时,连外国都批评我们自甘堕落,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开放带来兴旺,封闭带来萎缩,别再让错误政策,让人民受苦,下一代失落。

但反服贸是在国民党重返执政后发生,当两岸经贸问题被“反中拒统”的舆论主导,这个民意的累积,当然与领导者醉心做全民领袖,忽视基本盘,不敢在“去中国化教育”等议题上大破大立,不敢祭出铁腕手段息息相关。等到八年后,只能把遗憾留在八年执政回忆录中,留在大大小小的演讲活动里,对于现状于事无补。

在点评马英九时,苏起曾用忧谗畏讥来形容。究其原因,当马太想做超越蓝绿的全民领袖,又无法突破“外省原罪”心理障碍,为了展现本土认同,他才选择绿营出身的赖幸媛,充当为两岸关系踩刹车的角色。

但事实证明,即便赖暂时归顺,但反对势力并没有因此对他投桃报李,反而换来的是变本加厉的攻讦与批判。这也是那八年蓝营的执政困境。因为不愿对得失作出理性评断,因此对于赖幸媛的任命,马英九要全力捍卫自己的用人正确。

力挺赖幸媛是马以实际行动回应批评,在与苏起一来一回的交锋中,虽然话题性十足,但苏起对于台湾前景的忧虑,却在岛内媒体博人眼球、流于八卦的报道中被彻底稀释,变得少人关心,也无足轻重。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