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初九年制集镇学校,过中考普高线的不到二成

【本文来自《苦瓜大队,收割恐婚年轻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道远自迩
  • 看到最后一句,绷不住了。如果国家和社会不想办法。大概率他们的孩子考读书改变不了什么命运,因为他们大多成绩不好,考不上普高。

是的,很心疼,但这是真的、城市农民工孩子如此,集镇农村孩子也如此。我在第二居所集镇住过一段时间,对此感触很深。

     

一流硬件(实验室、宿舍达到专科院校级,比我南京家门口所谓市重点强);二流师资(新人必须大学毕业,得过安徽教考的,是好学校分流后的劣品,但事业编,基础在);三流学生(多方面因素,不过数孩子还是有读书求变心的);四流家庭(主要是留守三不老人,即不懂得书本知识、不会跟学校交流、不能与孩子沟通)。

这是小初九年制集镇学校,过中考普高线的不到二成

   

我在为儿子高考没考好,痛心疾首时(儿子语文150考分的主课居然得分率低于六成)。亏得我还给他中考后选择的是南京最好的13中这样文科校,他考分够省重点的,没考虑。我母校南理工211(原华工,我指望孩子可以更上一台阶,去南大或是东南这样985)孩子缺二分,不能上。这时候集镇邻居在摆流水席,庆祝孩子过了二本线。

      

大家孩子智商都差不多,是教育资源差别结果。邻居孩子我那时经常接触,很聪明的孩子,也很刻苦,其高三寒假期间,过年几天回家时间基本都没出门,在做题看书背单词。妈的,比对下我儿子高考期间还躲被窝玩手机游戏,发现后还说放松心情,不缺这点磨刀时间。

     

那孩子学习材料,题海,真的是。同为理工科,儿子班级大多教师因才施教,同桌的家庭作业都不一样。是针对的学生欠缺这块,儿子吐槽说想炒作业都炒不了。看看邻居孩子,那时莫名想到散修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