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香港國際化平台的「5個應該」
作者:盧永雄,政治、財經深度研究者。前星島集團CEO、星島報社總編、現巴士的報總編CEO。
认识和思考香港国际化的优势所在,并获得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就是香港的己任。
「香港財經論壇2023」今日在會展中心舉行,主題是「探討香港國際化之優勢與高質量發展」。
出席嘉賓相當有份量,由特首李家超任和中聯辦主任鄭雁雄任主禮嘉賓,還請來聯合國駐華協調員辦公室協調員常啟德(Siddharth Chatterjee )出席。
由嘉賓名單可見,中央和特區政府都高度重視這個財經論壇,並借此推動香港用好國際化優勢。
在如今這個百年一遇的大變局中,香港難免受地緣政治衝突影響。美西積極唱衰香港,中央和特區政府大力還擊,借財經論壇突顯香港的優勢。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的發言值得關注,他提到幾大焦點:
1. 中國的財富三級跳
鄭主任引述經濟學家預測,清楚揭示未來中國經濟的大圖畫,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12 年裏,中國式現代化將帶動中國經濟實現三級跳,到2025 年,中國人均GDP將達到 1.3 萬美元的高收入國家門檻。到2032 年,中國GDP總量將達到 28 萬億美元以上,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到2035 年,中國人均GDP 將達到2.6 萬美元,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基本實現現代化。
這個三級跳,意味着中國式現代化將創造出空前巨大的財富和機遇。
鄭主任指出,由於中國未來創造巨大的財富和機遇擺在這裏,任何財經媒體、財經學者、財經業界都會清楚看到,關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搭乘中國式現代化巨輪,可能是當今世界最重大的財經選擇,最重大的財經論題、最重大的財富機會。
2. 香港的國際化特色
鄭主任總結了國際化特色是香港的最大優勢。
今天的香港,「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無與倫比,「三大中心」的傳統優勢無與倫比,雙向開放的區位優勢無與倫比,名校匯聚的創科優勢無與倫比,多元融合的文化優勢無與倫比,香港正以主人翁姿態大力參與中國式現代化。
鄭主任認為,中國創造巨大財富,而世界各國想搭乘中國式現代化巨輪,最好就走上香港這道通向中國的國際化舷梯。
3. 指明香港國際化的道路
鄭主任劃公仔劃出腸,點明香港如何善用國際化平台,發展國際化優勢。
他提出了「5個應該」:
1. 應該立足財經媒體智庫密集的優勢,打造財經論壇品牌,匯聚頂尖財經智慧;
2. 應該全力爭取加入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在國際舞台上進一步作出香港貢獻;
3. 應該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服務國家,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4. 應該更加主動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更加緊密的交流合作;
5. 應該更加積極擁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這個世界級製造業基地中貢獻「香港所長」、創造「香港財富」。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到「一國兩制」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他又提到香港的普通法制度。
有些人從政治角度去解讀,認為習主席講「一國兩制」、講普通法制度,是講香港要有較內地寛鬆的政治環境,甚至要仿傚西方的制度。
這些想法完全是「捉錯用神」。
阿爺希望香港發揮「一國兩制」之所長,並不是想香港大搞政治,而是側重經濟,為自身發展,為祖國現代化,作更多的貢獻。
香港少玩政治,多搞經濟,發揮作為國際化城市之所長,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超級經濟城市和金融中心,香港就可以做到鄭主任所講的「財丁興旺」,所以大家不要搞錯方向。
香港這次辦出一個高質量的財經論壇,除了可以對抗美西方的唱衰之外,鄭主任在論壇上提出的「5個應該」,已經點明道路,大家可以按圖索驥,找到香港的未來,尋得自身發展的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