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穷”而拒绝婚育生子的理由不成立。因为,不“穷”的人也在拒绝婚育生子
【本文来自《我拒绝结婚生育,因为我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一、因为“穷”而拒绝婚育生子的理由不成立。因为,不“穷”的人也在拒绝婚育生子。如:那些剩男剩女,大多是高学历、“高大上,白富美”。这作何解释?难道这些人也是因为“穷”?
二、“穷”这个概念,在千万个人的心中是有千万个定义的。究竟按什么来定义“穷”?年收入只有十万,有的认为够花,有的认为不到百万,那就是“穷”;同理,不到千万年收入的百万收入的人也认为自己是“穷”。按国家统一的达到小康水平标准:(以下为百度摘抄引用,也许不准确)
小康社会的标准如下: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3、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居民更低生活保障率在95%以上。
4、城镇化率达到5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5、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6、大学入学率20%,每千人医生数量达2.8人。
各位叫“穷”的是否可以对照此标准来谈论是否“穷”呢?现在大部分的人或家庭都已经超过此标准了吧。
三、“穷”也得分真伪。即“饿狗在叫,饱狗也在叫”,请参照“二”所例。话糙理不糙。所以,这个“穷”是表象,是借口用以掩盖本质、真实的东西。
拒绝婚育生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本质原因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描述完整的。至少,在我国现状下是有如下原因的:1、经济发展导致婚育生子观念改变。主要体现:突出个人享受即个性(也是部分精致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攀比思想),家庭、社会责任的淡漠(不愿意承担过多的责任:包括家庭、社会)。2、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婚育生子思想。社会进步主要是体现在女性的知识、地位、收入的提高而带来的一些老的传统的婚姻家庭、生子育儿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也对女性传统婚姻家庭观念有所冲击,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彩礼越来越高的现象就是负面的影响。科技发展的冲击同样也是对婚育生子有较大影响,科技发展必然造成竞争激烈、岗位减少、收入差距较大等等生活压力,这之中最主要的是:科技与人力数量的根本矛盾。例:将来的AI人工智能大量出现,某些岗位裁员是大量存在的,社会不需要真么多的人来参与体力工作,富裕的人工怎么办?这个矛盾是很尖锐的。
简单收尾:“穷”绝不是拒绝婚育生子的理由及本质。反而是“越穷越生,越生越多”,这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贫穷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中可见一斑。即使因为真的“穷”而不能婚姻生子的,那也是少数,不是国内目前结婚、生育下降减少的主流。根本还是在于:社会发展,经济提高所致的观念改变、负面思想影响较大(享乐、攀比、利己、自私、责任心淡漠)、社会竞争压力大等等。
单独说下“负面思想影响较大(享乐、攀比、利己、自私、责任心淡漠)”中的责任心淡漠。婚姻、家庭其本质上是付出多,基本上没多少收获的。不管家庭成员如何的和睦、幸福,但对于相关的个人来说都是付出大于获取。现今社会的子女养育及培养,本质上来说,这是为国家、为社会所养育和培养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生理、生存本能及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责任)。愿意承担这种义务(责任)的,那就组建婚姻家庭、生儿育女(无论贫穷与富贵,大多数的人类是在自觉不自觉中,践行这种社会责任),不愿意承担这类义务(责任)的那就乐的个人自在逍遥罢了(同样是无论贫穷与富贵)。同样,夫妻、子女之间也是需要相互付出、尽相关义务的、承担相关责任的。仔细想一想,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相互间又得到了些什么呢?是否是付出大于所得呢?所以,本人说的责任心淡漠就是在这个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