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瓶车的安全与否取决于人,而不是车

【本文来自《我就是反对戴头盔,骑个电动自行车,速度不超过15千米每小时,为啥要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这样讲是不行的,我来捋顺一下思路吧:

先说基本论点:

因为低速电瓶车的安全与否取决于人,而不是车。

低速电瓶车是人能否全局掌握的交通工具的能力分水岭,如果速度再高(超过25),就完全超出了人的掌控能力范围。

举两个例子,超出人掌控能力的工具,出不出伤害并不完全由人决定,比如F1,车手也无法避免不出伤害。不超出的,比如景区观光车,人通过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保证不出伤害,所以景区观光车完全没有安全带这种配置,就是一个架子,四个轮子加一些座位。

所以低速电瓶车的第一要务是注意安全,不要去危险的场景去,上路时一定注意周围风险区,盯着周围的车,看着周围的物与人,积累经验可以看一些事故视频,总结一下为什么上面的人会出事故,有哪些安全要点要注意。而不是看了个视频只会说,你看“你看头盔多重要”,这种结论是完全不负责任的乱说,舍本逐末。我看过的事故视频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但没有发现一个是属于“只有头盔能救”的情况,绝绝大部分事故只要注意安全要点了,根本就不会发生。剩下的一点点,有盔一样凉,对方太快太快了,根本躲不开。

当然人总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人能力不高,的确注意不到那么多的复杂情况,处理不了那么多应急情况,这种人如果只是让他们靠个盔,并不是负责的做法。应该把骑车安全方法好好向社会教一教,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识别风险,如何躲避风险,风险是什么这些上面来才是真的负责。

头盔只是最后一道防线,但如果前面的“安全意识”防线没有了,这个最后一道防线其实也没啥用。如果“安全意识”到位了,这盔还是“用不上”。

还有一个问题对反应慢的人不重要或者说感觉不出来,但对反应快的人很重要,就是头盔真的是影响反应时间与安全,这就是一个弊端,对我来说,有盔影响观察判断速度,回头看速度差一丢丢就是差一米安全距离,一寸短,一寸险。不用去非说什么头盔不影响反应什么的,差生是永远理解不了有人为什么能考满分的。

戴不戴盔就像豆腐脑是甜是咸是淡一样,平时大家吵得不可开交,但吃起来各吃各的互不相碍也没啥。但谁要是出个规定必须只吃其中一种,那就是没事儿找抽。

所以这就是人的问题而不是车的问题,有人有病要吃药,但没病的人为什么要陪着吃?觉得自己要吃药的人也别拉别人吃,因为你没能力确定别人是不是有病。

而且,天天强调戴盔戴盔,真正重要的事“建立安全意识”却被丢到了一边不管,着实的主次不分。我倒要问了,只知道戴盔后而不去提高安全意识,出几十次事故,我不戴但我有安全意识,一次事故都不出,这里面谁更安全?所以戴盔这种看似正确实际是“莫须有”式歪理的东西必须从基础上进行批判,我就是要把这东西的基础立论点打掉。根子是人的属性却被普遍赋于物,这事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直接错误了。

我重视事故前管理,以不出事故为第一要务。而某一大批糊涂虫却在那里把重点放在事故后补救。怎么评价呢,捡芝麻丢西瓜吧。

最后,我这个不戴党,从来不干涉别人戴不戴,我反对的是“让我戴”。反倒是对面的某些人,天天总想把自己想法强加于他人,对比一下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