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动车被摘牌了续

       上午接到市长热线的电话————换人了。问了具体事宜,这个接线员态度比较硬,一开始声音很小,我说听不清,声音大了点。然后是交警热线打电话过来,也问了具体过程——发生地在哪,对接交警是哪位,我说没记警号,报了身份证号,他们去对接。然后是当时与我交涉的交警打过电话过来,说可以办红牌,可以继续上路,但要去考驾照,上正式牌。态度很好,旁边有一位同事吧,也交待一下办牌事宜,在哪里办理红牌。下午三点多,交警热线又打电话过来,问了下对接人员的态度问题,我回答:很和气,交待可以办红牌。通过这几个电话,反映出他们对事情处理方式,很认真,没有敷衍。我也看了大家的评论,多半是针对我没有驾照,还套牌。我写上一篇文字的本义不是说我对————整个事件是实事求是的还原全过程,没有假话。想表达的是执法冗余度不对。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全是问题的人,还这么“有理”!现实生活中太多的违规现象,又天天出现,你能说这些违规的普通人都是强词夺理,不明事理的人!!!不是,很多人是为了生计,各种各样的原因,为了生活奔命 !他们不想违规,不想被查,但又困于生活。之所以挨骂也要写文字,就是想表达在出台办法了前要考虑清楚下面执法的“冗余量”。个人认为一个好的政策,办法,规章要做到:方法可行,风险可控。我所在地在集中上牌后,强制骑电动车必须戴头盔,宣传交规(电喇叭)。不是没有办法控制风险在一定程度,不是办法执行不下去。不满意是改来改去。之前上牌申请是可以从微信上的一个小程序提交,现在不行了。如果能简化办事流程,可以找对地方询问相关事宜,我是会去做的。很多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走样了!!今天交警告诉我可以去车管所办理红牌,而事发那天没有告知!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家都能把告知义务做好,不受情绪的影响———有点理想化了,谁都有情绪。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