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香港人口數字的一些解讀

作者:張志剛,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500

如果要對香港人口政策作針對性的分析,我們就應該偏重「常住居民」的變動。

500

特區政府統計處於8月15日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數據,全港年中的總人口谷底回升,由去年年中的734萬,上升到今年年中的749萬,增加了15萬人左右。

500

這些統計對香港的人口政策非常重要,亦直接或間接影響政府其他的政策。

一般人對香港人口的理解,都比較關注全港的總數,也就是總人口,但如果站在政策分析的角度,那就必須把這個全港總人口細分。

而事實上,政府統計處公布的資料非常詳盡,就算在大項分類,亦把全港總人口分為「常住居民」和「流動居民」,它們的定義非常清楚:

「常住居民」指兩類人士:

(a)在統計時點之前的6 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3 個月,又或在統計時點之後的6 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3 個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不論在統計時點他們是否身在香港。

(b)在統計時點身在香港的香港非永久性居民。

對於不是「常住居民」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如他們在統計時點之前的6 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1 個月但少於3 個月,又或在統計時點之後的6 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1 個月但少於3 個月,不論在統計時點他們是否身在香港,會被界定為「流動居民」。

根據「居住人口」的編製方法,旅客並不包括在香港人口內。

根據今年年中公布的數字,「常住居民」有724萬,佔總人口的96.7%,而「流動居民」大約有25萬,佔總人口的3.3%。

500

對香港整體的重要性而言,我們應該集中在「常住居民」這方面。

在統計的意義上,「流動居民」都是香港永久居民,但他們只是在過去一年之內,在香港停留1至3個月,無論是連續還是間斷。

從留港時限來判斷,他們應該不是在香港工作,其中可能一小部分是受僱於香港企業,但長期的工作地點並不在香港,他們在香港以外的產值,也不會直接算到香港的本地生產值之中。

而個人估計,這「流動居民」,部分是香港在外地留學的學生,假期期間回港度假,而一部分是已經在外地定居,期間回港探親和處理一些個人事務。

無論這些「流動居民」的本質和回港的目的,其中一個客觀事實,他們只是回港短住,情況就像「候鳥」一樣,1到3個月的短暫停留之後,就會離開香港。

這和起碼在香港居住3個月以上的「常住居民」中的香港永久居民,性質就是不一樣。

500

所以在考慮香港的人口問題時,「常住居民」遠比「流動居民」重要,而政府公布在今年年中,比去年增加的15萬人之中,「流動居民」佔了大多數,有9萬7千多人,而「常住居民」只佔少數,大約有5萬4千人。

過去一般人都只集中關注總人口,而不是「常住居民」,其實問題也不是很大,原因有二。

一是「常住居民」佔總人口的九成七,是人口構成的絕大部分。

二是「流動居民」在過去十年,都是非常穩定,表面上是流動,但只是穩定的流動。

在2010年,「流動居民」有209300;到2018年,也只是223200,8年間只增加了13900。而且在這段期間,增減的波幅也不大,每年也只是幾千人的上落。

500

直至2019年開始大幅下跌,持續跌了3年,至2021年,只有78400,數字到2021年才回算到151500人,仍然未回到2018年之前平均大約20萬人的水平。

直至今年才回復正常,去到248,700人,稍高於2018年的223200。

在統計的定義上,這些「流動居民」都是香港的永久居民,在2019至2021年的下跌,相信是直接和2019年的社會騷亂以及2020年開始,持續3年的疫情有關。

嚴格的防疫措施阻礙了外地香港人回港的活動。直至疫情放緩,香港通關復常,這些「流動居民」又回復其流動狀態。

所以在比較人口的總體實際數字,無論用「常住居民」還是總人口,都分別不大;但如果是看改變的幅度,那就要分別比較。

在增加的15萬人中,這個增幅主要是「流動居民」構成,而這個增幅,也大致是補回過去幾年大幅下跌的缺口,但對「常住居民」而言,增幅就只有5萬多人。

根據統計的定義,「常住居民」就只是計算其留數的時限,也就是在12個月內起碼居港3個月,又或者統計時點的所在地,他們可以是香港永久居民,也可以不是永久居民,所以在這7百多萬人中,其背景和身份是五花八門,多式多樣。

統計處的新聞公布中也列出,其中單程證持有人來港定居是一項重要構成部分。

在過去12個月就有31000多人,如果是比較增幅,大約是比之前一年多了12700。

換句話說,在增加的54700「常住居民」中,有大約兩成三是單程證來港人士,其他的七成六,應該包括一部分因為疫情阻延來港的家庭傭工,而其中一個為數相當的種類,應該是內地來港求學的學生,這些學生包括「雙非子女」,他們在疫情期間可能留在內地上學。

另外有為數不少的大學學生,目前由香港八大院校資助及自資的內地生數目,估計在4萬人左右。

之前這批學生不能來港進行課堂授課,許多以線上上堂取代。當復常之後,他們就陸陸續續來港上堂,這批來港的學生,可能佔了新增「常住居民」那5萬多人一個相當重要部分。

如果要對香港人口政策作針對性的分析,我們就應該偏重「常住居民」的變動。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