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审中被“暂停”,如何、或可以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原因、或澄清、或申诉?

【本文由“小飞侠杜兰特”推荐,来自《小米再对华为专利提无效宣告请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知识产权局,恐怕是最官僚(如果不说最损的话)的机构,极大打击了发明人的申请热情!

顺便请教行家:发明专利实审中被“暂停”,如何、或可以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原因、或澄清、或申诉?

具体情况是:2019年3月申请的一项发明专利,2022年12月才收到实审的一审意见(而同期申请的另一项发明专利,2022年3年即已取得证书),延宕数年,姑且不论;2023年1月答复了第二次审查意见,3月、6月先后两次电询二审审查员,均被告知在审查系统中标记为“暂停”、因而无法审查,原因不明;两次均致电专利局热线(包括“流程与手续”、“投诉与建议”等坐席),均不能答复,也不能提供其他渠道;应其建议(推诿?)再致电当地省市专利局、区专利局等,也均不能答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页“互动”栏目留言咨询也均无回应(更奇葩的是,留言提交时总提示有非法字符,每次都是删减、修改N次才能提交).....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天津市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7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全部楼层
    乌鸦飞翔
    审查员也是人,而且不是什么优秀的人,得是“一般水平的技术人员”,里头不会有爱因斯坦的。你做一下创新性检索,就知道这工作现在有多绝望了,垃圾信息早已经堆积到超出人类解析能力的地步,以后可能得上AI做初审了
    非正好像已经是AI初审了
  • 山回路转 回忆录爱好者,《帝国时代2》爱好者
    应该学欧美以前的方式,做出产品演示给专利局看,再给授权。
    现在很多专利都屯在那里,也不想着商业化,好像在设个陷阱,等着哪个傻乎乎的工匠自己掉到里面去一样。
  • MC 作者
    全部楼层
    乌鸦飞翔
    审查员也是人,而且不是什么优秀的人,得是“一般水平的技术人员”,里头不会有爱因斯坦的。你做一下创新性检索,就知道这工作现在有多绝望了,垃圾信息早已经堆积到超出人类解析能力的地步,以后可能得上AI做初审了
    理解;谢谢~
  • 乌鸦飞翔 玄不救非,氪能改命
    全部楼层
    MC 作者
    谢谢。
    不过您可能信口而言了:
    “截至2021年10月,中国专利局共有36个专利审查中心,共有逾10000名专利审查人员,其中有近7000名审查人员完成了专业培训......”---不知道这是否包括了外包审查?上面这个案子,实审的实际实施就是“专利审查协作XX中心XX省发明审查部”。

    如果仅仅是审查人员人手不匹配以致于申请旷日持久,或许还情有可原;但管理混乱、官僚作风、效率低下、不负责任等,又岂止理无可恕!
    知道专利申请系统有多烂吧(尤其以前的CPC,真没见过那么烂的软件)?
    知道某些审查员有多不负责任吧?
    知道咨询无果、投诉无门吧?
    知道专利局客观上“劝退”了无数创新、无数申请吧?
    ......
    关于审查员,举两个自己的例子:
    其一,这个案子,一审意见以某个对比文件(另一个发明专利)驳回,但该对比文件事实上是无效的,因为其技术效果适得其反(姑且不论二者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等根本不同);答复一审后,二审意见又滥用上位概念等驳回(按专利审查指南,下位概念可以公开上位概念,是指技术特征且需要满足两个限定条件,但二审意见却是多处挪用在非技术特征上)....
    其二,另一个专利申请,完全有理由相信审查员根本没认真阅读申请文件(或者完全不具备本领域基本常识,或张冠李戴,或蓄意报复等),就予以驳回了。---好在,坚决申请了复审,已收到复审决定书,撤销了驳回决定...
    之所以吐槽,实在是坑爹教训太多了。例如,后来的双(多)SIM卡手机、苹果的新机无SIM卡等,跟咱在2006年就曾申请过的发明专利一模一样(可惜没坚持,被“劝退”了)。


    回到实审被标记“暂停”问题,诚请赐教:有何良策?

    审查员也是人,而且不是什么优秀的人,得是“一般水平的技术人员”,里头不会有爱因斯坦的。你做一下创新性检索,就知道这工作现在有多绝望了,垃圾信息早已经堆积到超出人类解析能力的地步,以后可能得上AI做初审了
  • 乌鸦飞翔
    2022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数是162万件,国家专利局才几个人...我一直认为,这种信息垃圾已经积累到足以毁灭专利制度本身了
    取消专利,改为时间戳自行保存资料申明机制,有利益冲突时找法院判,可能更好。
  • MC 作者
    乌鸦飞翔
    2022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数是162万件,国家专利局才几个人...我一直认为,这种信息垃圾已经积累到足以毁灭专利制度本身了
    谢谢。
    不过您可能信口而言了:
    “截至2021年10月,中国专利局共有36个专利审查中心,共有逾10000名专利审查人员,其中有近7000名审查人员完成了专业培训......”---不知道这是否包括了外包审查?上面这个案子,实审的实际实施就是“专利审查协作XX中心XX省发明审查部”。

    如果仅仅是审查人员人手不匹配以致于申请旷日持久,或许还情有可原;但管理混乱、官僚作风、效率低下、不负责任等,又岂止理无可恕!
    知道专利申请系统有多烂吧(尤其以前的CPC,真没见过那么烂的软件)?
    知道某些审查员有多不负责任吧?
    知道咨询无果、投诉无门吧?
    知道专利局客观上“劝退”了无数创新、无数申请吧?
    ......
    关于审查员,举两个自己的例子:
    其一,这个案子,一审意见以某个对比文件(另一个发明专利)驳回,但该对比文件事实上是无效的,因为其技术效果适得其反(姑且不论二者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等根本不同);答复一审后,二审意见又滥用上位概念等驳回(按专利审查指南,下位概念可以公开上位概念,是指技术特征且需要满足两个限定条件,但二审意见却是多处挪用在非技术特征上)....
    其二,另一个专利申请,完全有理由相信审查员根本没认真阅读申请文件(或者完全不具备本领域基本常识,或张冠李戴,或蓄意报复等),就予以驳回了。---好在,坚决申请了复审,已收到复审决定书,撤销了驳回决定...
    之所以吐槽,实在是坑爹教训太多了。例如,后来的双(多)SIM卡手机、苹果的新机无SIM卡等,跟咱在2006年就曾申请过的发明专利一模一样(可惜没坚持,被“劝退”了)。


    回到实审被标记“暂停”问题,诚请赐教:有何良策?

  • 乌鸦飞翔 玄不救非,氪能改命
    2022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数是162万件,国家专利局才几个人...我一直认为,这种信息垃圾已经积累到足以毁灭专利制度本身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