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我是否愿意回70年代的生活,我肯定愿意

【本文由“败灯是摔王跪王稀王”推荐,来自《事实比任何宣传都管用,我八十年代到高中后,之前的有些观念崩塌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70年代我在六线小城市,现在在一二线城市,论生活水平,现在肯定比70年代强多了,但论幸福水平,现在肯定没有70年代强。现在有很多烦恼是当年没有的。当然,当年也有很多烦恼现在没有了。

当年所有人的共同烦恼就是吃的不够好,住的不够大,交通不方便,疾病很难治。现在这些烦恼对有钱人来说已经不存在了,对穷人来说差别不是很大。当然现在的烦恼也不少,比如失业、医疗费承担不起、没钱购房等等。

当年城市居民基本没有失业的说法。房子只有宿舍,虽然比较小但可以住一辈子。吃的方面肯定没有现在好,但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各种吃太好带来的疾病。

整体上如果问我是否愿意回70年代的生活,我肯定愿意。当然,有些农村当时特别穷,绝大多数农村人肯定不愿意回70年代吧。90年代农村就还不错了。

热门评论 11

  • 70年代我还小,说说80年代吧!家里条件在当时相当不错啦,父母双职工,孩子少,吃饱穿暖没问题,但是,一、厕所是公共旱厕,冬天冷夏天骚臭,晚上小便外屋放个尿桶。二、家里连淋浴都没有,单位浴池周六男、周日女,夏天院里大铝盆放满水晒一天,晚上擦擦身上。三、上学骑自行车,还有很多同学买不起只能走,刮风下雨下雪严寒酷暑黑天都得挺着。四、家里火坑得自己买煤烧,买回的煤只能卸到胡同口,得自己挑回家,烟熏火燎不说,为了省煤晚上只烧一底炉子,连做饭带烧水,到早晨屋里都凉透了,后墙上都是霜。五、晚上一家人睡一铺大炕。……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是最幸福的一代,小时候有过苦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对生活的憧憬说实现就实现,再憧憬再实现,总是超出我们的预期。
    回想起过去,那时候并不觉得太苦,但要是让我回去再过那样的日子,我说啥也不能干!
  • 慢慢滴漫
    70年代我还小,说说80年代吧!家里条件在当时相当不错啦,父母双职工,孩子少,吃饱穿暖没问题,但是,一、厕所是公共旱厕,冬天冷夏天骚臭,晚上小便外屋放个尿桶。二、家里连淋浴都没有,单位浴池周六男、周日女,夏天院里大铝盆放满水晒一天,晚上擦擦身上。三、上学骑自行车,还有很多同学买不起只能走,刮风下雨下雪严寒酷暑黑天都得挺着。四、家里火坑得自己买煤烧,买回的煤只能卸到胡同口,得自己挑回家,烟熏火燎不说,为了省煤晚上只烧一底炉子,连做饭带烧水,到早晨屋里都凉透了,后墙上都是霜。五、晚上一家人睡一铺大炕。……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是最幸福的一代,小时候有过苦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对生活的憧憬说实现就实现,再憧憬再实现,总是超出我们的预期。
    回想起过去,那时候并不觉得太苦,但要是让我回去再过那样的日子,我说啥也不能干!
    想回到过去么简单的很,去公共厕所大小便(话说现在的公厕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就是个粪坑)。
    你现在让我上个蹲坑的公厕,我都一百个不愿意,现在可是自动冲水的。
    以前夏天上完厕所,像从粪坑里捞出来的,浑身臭不可闻。
    公共澡堂子里洗澡。
    家里电扇,空调全部关掉,哪怕高温40度自己扇扇子。
    冰箱没有,洗衣机没有,70年代,家里电视都没有。
    你就听听收音机,别听调频立体声,也没有。
    煤气灶关掉,自己生煤球炉子。
    上班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现在的公交也比以前好太多了)
    现在生活压力大,是真的大,但说回到过去,我宁愿去死。
  • “当年所有人的共同烦恼就是吃的不够好,住的不够大,交通不方便,疾病很难治。”
    第一点就错了!当年绝大部分人的共同烦恼是吃得不够饱。
  • 你可以去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非洲很多国家,那里很多地方像上世纪70年代,最好别回来了。不要叶公好龙哦。
  • 上海郊区表示,滚,80年代都不愿回,还70年代,没房子知道不,都要上初中了还和父母在20平的职工宿舍,每周吃一顿荤菜,我家这条件还不算差的,父亲退役后分配在供销社,,母亲是小学老师,好歹还给个宿舍。
  • 去你的吧!
    我苏南城市70后。
    80年代没有卫生间要倒马桶。那时候公厕有多臭。
    ……
  • 当年城市居民基本没有失业的说法。你确定?
    为什么要上山下乡?是因为你还小,儿童,当然没什么压力!
  • 望野呆
    去你的吧!
    我苏南城市70后。
    80年代没有卫生间要倒马桶。那时候公厕有多臭。
    ……
    这些人活在过去的回忆了
    越回不去回忆越自动润色温暖

    就像我朋友天天喊着田园生活
    我立刻满足他
    拉去离镇上30多公里的村上(没多少人,还路路通有网有马桶农村现代化大别野)
    菜我都满足他村里大把还有鸡鸭

    熬不过2周逃离了
    估计要是找个路也不通没水电煤气室内厕所的2天都熬不过
  • 想傲江湖
    “当年所有人的共同烦恼就是吃的不够好,住的不够大,交通不方便,疾病很难治。”
    第一点就错了!当年绝大部分人的共同烦恼是吃得不够饱。
    当年当然没有病很难治的情况,因为稍大一点的病直接就死了,我爷爷就是咳了十几天,直接咳死,我奶奶肚里肿起来,也走,没治过,也没法治
  • 想傲江湖
    “当年所有人的共同烦恼就是吃的不够好,住的不够大,交通不方便,疾病很难治。”
    第一点就错了!当年绝大部分人的共同烦恼是吃得不够饱。
    实话实说,三联自然灾害之后,国家对吃的问题就很重视了,七八十年代一般城市吃饱还是可以的,吃好就不要想了,吃得那时候吃咸菜拌饭,喝酱油汤。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52
最热 最早 最新

  • 吞噬托 吃饭睡觉打托托
    少刷抖音 烦脑就少
  • 说这种话的人,就应该像70年代一样,先拖出来让大家一通乱揍,然后挂上牌子游街!牌子上写着“不知好歹”
  • 全部楼层
    慢慢滴漫
    到了我孩子这一代,小时候学习压力大,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玩,好不容易考上个大学,毕业了才发现就业比考大学还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工作,996,007,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根本没啥机会找对象,找到对象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多少,要结婚了又发现房价都涨得飞起来了,可望而不可即……
    觉得孩子们太累了,太无助,太可怜啦!
    我们的国家也在爬坡,而且是目前为止最难最大的一个坡,这种压力肯定会传导到每一个中国人,当父母的多帮帮孩子,孩子们再咬咬牙,挺过这一段,前面一定是坦途,祝福我们的孩子都能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
    只享受,不劳动的日子,你什么时候也过不上
  • 大水风 看到好评论会推荐,欢迎大家一起互相关注。
    多数人还是不愿意回的
  • 子夜2152 作者
    haha
    这事好简单,现在直接扔到阿富汗,利比亚,苏丹去就完了,实在不行去印度天天挑粪,应该满意了吧
    看来是从小没读过书,分不清楚生活在七十年代的中国,和生活在阿富汗、利比亚、印度这些国家有何不同。

    你在七十年代的中国,可以做人。不会受到富人和有权势者的欺压,这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甚至没有富人和有权势者。绝大多数人都有稳定的工作,按时上下班,有休闲时间。生活水平虽然不如未来,但远高于过去。这是一个可以安心生活,没有太多忧愁的地方。

    你在阿富汗、利比亚、印度这些国家很难做人,因为比你富比你有权的人,随时可以欺负你,剥夺你的一切甚至生命。你也很难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至于生活水平,连生活都没有,就不要讨论生活水平了。
  • 子夜2152 作者
    退休的修车匠老杨
    先说明一下,我非体制内人,一下岗工人而已,现在退休,退休金还不足3000,子女也在体制外打工。但是我绝不愿意回到70年代那种温饱都不满足的生活,还有那每天晚上念报纸、学文件、听报告。汇报思想的政治氛围。
    每晚读报纸学文件汇报思想?70年代很少有人会每天这样。除非是少数地富反右坏。
    不过现在每天晚上加班的人,估计得至少几千万上亿了,比当时少数地富反右坏的人多太多了。
  • 只要开心就好
    建议每个市都搞个十年体验基地。丶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分农村基地和工厂基地。进去体验的为期十天,只要不是重病重伤不得提前出来。
    每个市倒不必了,全国搞一个就可以了。毕竟脑袋进水的一般还是少数人。
  • 这事好简单,现在直接扔到阿富汗,利比亚,苏丹去就完了,实在不行去印度天天挑粪,应该满意了吧
  • 退休的修车匠老杨 我本性阳,无谓悲伤......
    先说明一下,我非体制内人,一下岗工人而已,现在退休,退休金还不足3000,子女也在体制外打工。但是我绝不愿意回到70年代那种温饱都不满足的生活,还有那每天晚上念报纸、学文件、听报告。汇报思想的政治氛围。
  • 全部楼层
    大火柴
    此评论已被屏蔽
    “只想问问当年39.78合现在多少钱?”
    国家统计局公布过1978年与2022年的全国居民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1元和36883元。收入比为1:215.69,。注意,这里面包含了一切社会经济发展收入增加与物价上涨等各种因素。
    由此计算,你当年的39.78元的月工资,相当于2022年的8580.15元。还是属于一般水平。这是相对于现在的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包括国营企业的已经工作了若干年的正式员工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你这还是当年相差的水平。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就远远不能比了。
    比如,你月工资就算40元,当年可以买800个鸡蛋;现在你可以买8500多个鸡蛋。
    比如,现在你买40元一只高级雪糕给你媳妇和孙子吃,你还舍不得自己吃觉得贵了,其实算在你的当年相当于0.185元,确实与当年一只蛋卷冰淇淋的价格0.20元差不多。
    比如,你当年月工资39.78元买不到1只上海牌手表(150元)、买不到一台黑白电视机(7、800元)、买不到一部自行车(100元以上)等等,现在你能买到4只上海牌高档自动手表、买到一台60吋以上的液晶彩电、买到4部高级山地自行车等等。
    综上所述,现在很多工人确实也拿不到你这个当年月工资水平的钱了。如果按你当年一个月工资能买上述的商品的金额比较,他们现在拿每个月4000元也就差不多了,就这样远远还是比你的当年优越。
    大柴火,你说这个账算的对不对?欢迎跟帖讨论。
    哈哈!
  • 全部楼层
    史直翁
    民国30年怎么不能让人口翻倍?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莫非是民国养娃成本高?
    笑死,根本没人比较民国和1978年,你天天叫嚣,1978年强于民国,这真的不是低级红、高级黑?
    两个历史时期,都是成就巨大,问题也有,你究竟反对什么,为什么至今还是不敢回答?
    国家统计数据,你那里全无价值,只有美国人、日本人、台湾人的描述,在你眼里才是权威、高贵的判断?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现在的生活是你爹时代的30倍,老百姓收入也增长近30倍,你爹当年的平均消费水平,是现在收入最低1%或者2%或者3%的家庭的消费水平。
    这是人民生活突飞猛进的根本证据!
    你不要造谣你没有说过普通老百姓收入只增长1倍的论调,还反过来污蔑我造谣。当年1元等于现在40元,是你后面的发明,你之前的论调就是普通老百姓收入只增长1倍!!
  • 全部楼层
    史直翁
    民国30年怎么不能让人口翻倍?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你总是这样都比!
    我只需要找出1个翻倍案例,就反驳了你嚎叫的论调,我哪来的义务去解释民国?你的逻辑为什么总是如此扯淡??
  • 全部楼层
    子夜2152 作者
    朱德小时候家庭条件还行,6岁还上学了,一年学费400铜钱,直到9岁因为地主加租,家庭条件才差下去了。那么多孩子也是家庭条件好的时候生的。
    “一八九二年前后,仪陇县一带兴起种植鸦片,百姓的生活比以往富裕了些。朱德家的经济情况也开始有所好转。”
    “一年除去五十担纳租以外,余下的将将够吃”,终年不得温饱。如果遇到灾年,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 全部楼层
    风声
    工人不是人上人啊。

    不管什么年代干部才是那个人上人。
    历史外行。
    70年代的话北京的工人对于其他省份绝对是人上人,外省人哪怕清北毕业为了户口也是抢着嫁
  • 建议每个市都搞个十年体验基地。丶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分农村基地和工厂基地。进去体验的为期十天,只要不是重病重伤不得提前出来。
  • 子夜2152 作者
    全部楼层
    大型翻车现场
    笑,那看来中国农民是闲的,一个劳力能养活家里15口人,就这还要闹革命
    实际上呢?
    朱德后来回忆起艰辛的童年生活时说:"我从小就是饿肚子长大的,因此,后来搞革命运动时,我就不怕饿,好像根本不知道饿。"
    朱德小时候家庭条件还行,6岁还上学了,一年学费400铜钱,直到9岁因为地主加租,家庭条件才差下去了。那么多孩子也是家庭条件好的时候生的。
  • 全部楼层
    史直翁
    可是你知道旧社会的农民怎么样吗?卖儿卖女是普遍的现象。你有没有体会过把自己亲生儿女卖掉的惨痛?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新中国70年代的农民当然比就社会的农民好的多,我理解不了的是为什么现在有的人想回到70年代,他们问过了当时占了中国70%人口的最能代表中国人普遍生活状态的农民吗?
  • 全部楼层
    已注销用户
    呵呵,没看到,历朝历代,建国三十年人口翻倍,应该并不稀奇!
    何况,问题是,就是改革开放之前,后面生育率是不是开始下降呢?养娃能力更高的城里人是不是生娃少于农村呢?你爹生了几个娃?!
    民国30年怎么不能让人口翻倍?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全部楼层
    已注销用户
    呵呵,没看到,历朝历代,建国三十年人口翻倍,应该并不稀奇!
    何况,问题是,就是改革开放之前,后面生育率是不是开始下降呢?养娃能力更高的城里人是不是生娃少于农村呢?你爹生了几个娃?!
    历朝历代建国三十年人口翻倍,除了新中国,你找一个出来!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全部楼层
    子夜2152 作者
    我来用个反证法来讲讲当时究竟能否吃饱吧!

    扪心自问,假如你每天不能吃饱饭,你会生孩子吗?还一个接一个的生?
    如果自己吃不饱饭,生了几个孩子岂不是更吃不饱了?七十年代是出生率非常高的时代,如果大家吃不饱饭,还能生这么多孩子?这些孩子还能活下来?

    七十年代虽然中国GDP和人均GDP都只相当于很穷的国家,但人均寿命和新生婴儿存活率是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到七十年代,已经建设了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大多数地区人民的温饱已经不是问题了。不过确实有部分自然条件不好的农村还比较困难。

    对那些一直强调七十年代吃不饱的人来说,当年是否能吃饱根本就不是他们关注的,他们其实就是想否定当年的社会主义,通过否定社会主义否定生产资料公有制来肯定目前的私有经济民营企业个体老板。所以那时候必须不能吃饱!哈哈!



    照你这么说,自然灾害三年人口出生率应该断崖式下降。但实际呢?并没有。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