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人,不同的晚年结局

作者:北京大土豆

最近有两位老人离世,一个是蔡澜,一个是杨少华,他们都是各自领域大佬级别的存在,但是晚年结局却是天差地别。

蔡澜无儿无女,一生风流倜傥,生命的最后几年变卖所有家产,住进了酒店豪华套房,8个保姆伺候着,直到去世。

杨少华有4个儿子,去世前双腿行动不便靠轮椅走动,昨天上午38度的高温天气,还被俩儿子推出来营业,参加一个海鲜饭店的剪彩,当时已经脱相了,下午突然就走了。

杨少华最后这几年可一点没消停,儿子们给他注册了一个抖音账号,天天拍段子给儿子增加流量,还帮着儿子们直播带货,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油尽灯枯。

都说养儿防老,更何况杨少华还有4个儿子,但我看是真没怎么享福,天天被儿子们折腾,跟蔡澜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从这两位老人的身上可以看出,人到晚年,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孩子,而是有没有钱。但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什么钱,所以才要养儿防老,但你有儿子,也未必能防得了老,相反,一直被啃老的概率更大。

我有个朋友最近招聘,他就路走偏锋,专招36岁以上的单身女,我颇为不解。

我这个朋友给我解释说,他发现大龄单身的女孩,都特别喜欢搞钱,因为她们未来的养老大概率要靠自己的积蓄了,所以必须趁着还能干的动玩命的干。

当然除了36岁以上这个年龄门槛,他更倾向于有房有贷有学历的,这种的一般搞钱的动力更足。

现在养老机器人已经初具规模了,有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过三四十年咱们都老的不行了,那时候机器人养老估计早就成熟了,而且价格不会太贵。

说到养老,最近看到一种新型躺平理论:一个年轻人大学生毕业之后,躺平在家,用父母的退休金给自己交社保,等父母去世之后,自己也快到领退休金的年纪了,这就等于用父母的退休金给自己养老,就问你服不服?

总之,养老这事儿,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就算孩子孝顺,也是久病床前无孝子,还是不如拿钱砸出来的服务体验好。

现在来看生孩子最大的意义是情感寄托和财产传承,尤其是财产传承,现在还没找到解决方案,等哪天这个问题被攻克了,就真的自己给自己养老就行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