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风筝真是百鬼夜行,再这样下去潍坊风筝都要上牌照了
乙方别开枪是我
2023年04月17日 16:25:04 来自北京市
hello大家好,我是圆圆,一个前程四紧的女编辑。
最近山东火啊,今天也写个山东的地方,潍坊。
准确来说是写下山东潍坊的风筝节。
我先说
别瞧不起人哈
别觉得不就是风筝吗
有啥好看的、、
如果你对风筝的印象
还停留在下面这种:
那我建议你今天坐小孩儿那桌哈
因为潍坊人放的
那真不是一般的风筝
那是人类的想象力
一到每年这个时候
那潍坊都整得跟
山海经飞行训练基地似的
那真是
神仙打架
百鬼夜行
诸魔并起
一个个跟斗法似的
简直离离原上谱
在潍坊
真是重新定义风筝
人家根本不玩
草长莺飞二月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那一套了
人家现在只放
新 概 念 风 筝
来看下有多离谱。
首先说一组新概念风筝
比如这个:
真正物理意义上的:
放个屁
然后还有这种:
这放的是风筝吗?
这放的是我的人生态度啊
当然
据说这个风筝
没飞起来
只在天上扑腾了几秒就下来了
。。。。
这说明什么朋友们
这说明这个逼班
还是得上啊
而且我觉得那几秒还是
社畜的怨气把它托起来的
再比如这个
这个目前还不是风筝
是我同事发我的说ta明年要制作的风筝面儿:
。。。。。。
啥意思
这个互联网是真的没有您在意的人了吗?
反正这个潍坊的风筝吧
这个时候是满天都是:
赶上天气好的时候你都恍惚
一瞬间都不知道自己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了
仿佛来到了动画世界
仿佛遇到了天空中的深海
天是倒过来的海
风筝是会飞的鱼
这风筝多的我有时候都感觉
。。。再这样搞下去
潍坊的风筝都要上牌照了
然后除了数量多
品类还奇崛
你就感觉现在飞在天上的
看起来没有一个应该是
出现在天上的
。。。。。。
我都感觉如果有一天
我出现在天上
潍坊人民也不会觉得很奇怪
。。。。。。
比如出现在天上的动物
有马:
八爪鱼:
鲸鱼:
骆驼啥的:
。。。。。。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怎么还有灭绝的品类:
比如出现在天上的人物
有埃及艳后:
有詹姆斯·哈登(???
有秦始皇:
。。。。。。?
要不说是秦始皇
我老远一看还以为天上飘来一阎王
。。。。。。。。。
有川剧变脸:
有民族服饰:
还有俄罗斯套娃。。。:
。。。还有四肢顺拐的陆地生物:
比如出现在天上的神仙
有寿星公:
有神仙娘娘:
。。。。。。
以前还有人放观音菩萨风筝
把线剪断了
搞得看到的一些朋友
在路边跪着磕了半天的头
。。。。。。。
当然,这还是能理解的人类思维
有的朋友的那个思路完全无法理解
。。。比如他在天放过一排贞子
。。。。。。。。
比如出现在天上的卡通IP
有葫芦娃:
。。。看到拴在一条绳上的葫芦娃
我想问有没有蚂蚱
我更想看一条绳上的蚂蚱
。。。。。。。
有《西游记》师徒四人
这下是真正意义上的上西天了:
有感觉脑子不太好的超人:
有。。。《飞天小女警里》的毛毛:
我感觉这个风格
怎么这么熟悉
。。。伊藤润二看到:
这个好,我喜欢
有忍者神龟:
有《芝麻街》里的葛罗弗:
。。。这尼玛我不说
谁能看出来这是葛罗弗:
比如出现在天上的交通工具
什么出现在天上的
自行车
黄包车
摩托车
小汽车
火车
咱都不说了:
好像通往霍格沃兹的火车
这尼玛怎么还有复兴号啊???
?这合理吗???
比如出现在天上的装置
火箭也就算了:
竟然还有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也就算了
竟然还有能在空中完成
空间站对接
宇航员出舱的风筝:
我???
真是震到我了
这要让美国卫星拍到了咋解释啊
美国:
中国民间正在研制不明飞行器
。。。。。。
比如出现在天上的克苏鲁
。。。。。。
看的我真是san值狂掉
阿兹卡班直呼内行出
仿佛什么诡异的东西出笼了
仿佛是一群源自地底的怪异生物
虽然没有翅膀却能够在空中飞行
在空中仿佛发出奇怪的呼啸声
一阵阵远古的恐惧让你从头到脚的脊柱都不寒而栗
。。。。。。
我觉得这个事儿整得
外星人得觉得来地球就跟回家一样
。。。。。。。
比如出现在天上的品牌方
有雪王:
我算是看完了
雪王可以在任何地方
就是不在店里
有绿茶:
有加多宝:
有B站:
有天猫:
。。。。不是
你们搁这放风筝呢
还是放广告位呢
当然
最有格局的还是这个:
大家放着放着一抬头
突然出现了一面国旗
上面挂着四个字:
爱我中华
格局真是一下打开。
咋样各位
一路看下来是不是感觉“开眼”了朋友们
真感觉在潍坊
是个东西系个绳子就能飞
天上到处都是风筝
就是没一个长得像风筝的
。。。。。。
美国中情局这段时间
估计都看着卫星图像陷入沉思呢正
得百思不得其解:
这都什么玩意儿
既有超人
又有龙
既有航母
还有火箭
。。。。。。
然后紧急报告白宫
中国某地天空开启了虫洞
涌入了大量外星生物
反正我对潍坊风筝的一个很深刻的印象
那就是:
大
贴个图大家自己感受一下:
就是一个巨物
当然有朋友可能会问了
这么大一个风筝
咋可能放起来呢
。。。。。。
我只能说你小看了潍坊的风
潍坊这个风
是一年刮两次
一次刮半年啊
潍坊人本地人出门务工
从来不坐飞机高铁
全是开着风筝来的
。。。我上面开个玩笑
其实潍坊的风向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春季是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季节
偏北风减弱
偏南风增强
全市年平均风速为3.0米/秒
每年4月份风速最大
每年4月别说送个风筝上天了
把我绑根线放上去给大伙儿助助兴
也不是不行。
还有朋友要问
这么多风筝不会缠线吗?
当然会缠啊!
。。。只是缠到的都没拍而已
统 计 学 漏 洞
幸 存 者 偏 差
然后放大型风筝是有地钉的
避免你也被放到天上去。
又是很为潍坊高兴
或者很为每一个被互联网关注到的
小城市
传统文化高兴
整的挺好的
也许不断推陈出新
才是传统文化保存生命力的秘诀
真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啊
喜欢这种感觉
仿佛童年的纸飞机现在终于飞回我手里。
完。
今日bb · 一
除了大到离谱
潍坊还有巴掌大的小风筝
真就跟手掌一样大
而且可以真的放到天空上
我有俩
大学时候一个潍坊帅哥送的
今日bb · 二
除了上面的那些离谱风筝
还有茅台风筝:
特技风筝:
夜间的风筝(哇这个好漂亮还没见过呢:
今日bb · 三
潍坊是个好地方啊
水果萝卜美名扬
志科全驴朝天锅
火烧饸饹羊肉汤
再送大家一个乡土地理:
烟台苹果莱阳梨
不如潍坊萝卜皮
潍坊的萝卜可以当水果吃
被称为
爱马仕萝卜
(也是大学那潍坊帅哥儿送过我。。。
今日bb · 四
不会还有人
活了二十几年
都没成功放起来一次风筝吧?
今日bb · 五
别龇牙笑了
互联网上一会烧烤
一会泼水
一会风筝的
这逼班是不是只有你在上啊?
——————————————————————
百米龙头蜈蚣已经镇不住这届风筝节了
BIE别的
2023年04月17日 13:43:56 来自北京
2人参与1评论
某种程度上,经验是人类的诅咒。有了经验的拐杖,人类的确可以前行得更稳,却阻碍了跑跳,腾飞的野心也逐渐退化。
经验的堆积,令任何一个概念在你的脑海里都对应着一团大致固定的形象,它逐渐挤掉了想象的位置。“风筝”就永远是给老外看的中国文化宣传片里,不太像燕子的纸燕子,福娃妮妮头上那个。
直到潍坊风筝节,令这门传统手艺破圈,进入当代视野,每一年都在突破人类关于“风筝”的想象边界。
图片来源:Robert Yang
图片来源:Robert Yang
图片来源:Summer
今年比以往风沙更大,让旷野充满废土的末世情调,恍惚像火人节现场,又像《沙丘》戏中。平日里的视野总被高楼大厦挤满,现在没了文明的过度装饰,一望无垠,最适合瞻仰神奇。
传统风筝多是动物形状,新型风筝继承传统再加长加大,其中多足生物最为热门,可能人类潜意识里对于章鱼的触手或蜈蚣的脚此起彼伏这一景象,就是有着本能的迷恋。
图片来源:Summer
今年第四十届风筝节,果不其然就出现了一只龙头蜈蚣,实现了水下、天上、地上的结合,一些新闻中称其长 175 米,更有来源称已经长过了 200 米,属实是薛定谔的龙头蜈蚣。
但恕我直言,动物型风筝再大,在想象力这个维度上都略逊一筹,尽管没必要要求风筝跟着社会大环境一起卷。
图片来源:小红书@有缆车的比翼鸟
出现嫦娥飞天本不意外,神话里本来就能上天的仙人这日都上了天。但就连影视系列里的角色,都被公众寄予腾云驾雾的美好祈愿。这倒本就是内置于中国神话的逻辑:但凡神勇出众的,都值得位列仙班。
到了 2023 ,连秦始皇(或汉武帝)都能完成其不朽的夙愿。不过这蠕动的面部和写意的五官,有点影响皇权的威严吧?
图片来源:Summer
仙人和偶像,大多组合出现,天空里就是一台戏。像动画里一样,忍者神龟不可能落单出场;黑猫警长都得带着宿敌一只耳;至于每年固定返场的葫芦娃,也必须有爷爷打头,毕竟种出一根藤,才有了七朵花。
图片来源:微博@环球网
图片来源:小红书@52Hz.
我们爱看风筝,部分因为那飘飞的动作令人联想到自由。在潍坊风筝节,风筝的动作不止飘飞一种。有些风筝,还做到了让各部分有机联动,其中原理超出了我一个文科生的认知范围。
最基础的,不明带喙生物在骑自行车。
图片来源:微博@不要说我搞笑了
航空母舰一柱擎天,上面还真的有战舰降落。
图片来源:微博@不要说我搞笑了
最颠覆的要属国际空间站,不仅各肢体能做到不脱节,还能在蓝天中实现对接,仔细看还有宇航员在上面冲你招手。只要视力够好,肉眼就能目睹平时在新闻上才有的画面。
图片来源:微博@山东广播电视台
唔,今年也有空间站,不知有没有活在去年那个的阴影下的压力?
还有个别风筝,超越了动物、人物、机械的门类。如同美术从具象到抽象的飞跃,当风筝不再追求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存在,它开始带有了某种哲学甚至神学的意味。
某个巨型圆环,纯粹是几何图形的叠加,像是从噩梦中脱生出来,像是要吸走地上仰望者的灵魂。
图片来源:Robert Yang
还有这一组,地上放风筝的人通过精细的团队合作,用抽象的五官组合,代表所有具体的人。每个有两只眼睛、一只鼻子、一张嘴的人都会有代入感,并由此思考,感官究竟是构成我们探知世界的窗口,还是局限?
图片来源:百家号“电商报”
不错。反诈app没有自己的风筝? | 图片来源:Summer
不过你如果也有志于放飞梦想,完全不用被这些风筝巨大的体积与复杂的工程学原理吓到退赛。有时一些简单的心意足矣,真诚是永远的杀手锏。
据第四十届风筝节目击者称,当天呼声最强的风筝,是飞上天空的两行大字报“这个逼班啊真是上够了”。这一代年轻人只敢在心里默念的话这一天响彻云霄。
据说这个风筝当天没飞起来,提前退赛。不过没关系,这个逼班的确就上到这,说到做到。
图片来源:小红书@but
我更喜欢这个,放个屁。 | 图片来源:小红书@Vinx仙饼
近年来,从线下朝圣,到线上远观,潍坊风筝节即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能成功占据当代人的心智。
线下朝圣的队伍年年导致交通瘫痪,单程都要预备两小时起步,要备好矿泉水瓶沿路解决生理需求;现场手机网络也会掉线,刚好让你不受干扰,全心投入到人工造物的神奇中去。
图片来源:Robert Yang
图片来源:Summer
这本是一个春节逛庙会似的老少咸宜的活动,却已经沉淀到了小众文化圈层。豆瓣“ BDOER 巨大沉默物体迷恋者”离开了潍坊,就像西方没有了耶路撒冷。2021 年,他们像嬉皮奔赴火人节、网红奔赴 Coachella 一样,到潍坊进行小组团建。
和许多灵修仪式类似,同步的肢体动作是人类打破彼此边界的有效入口。一同仰望了几个小时直接取代了僵硬的破冰,坐下来抖抖沙子、开饭,就能开始发掘彼此隐秘的、难以转化为语言的信仰。
slogan 现已改为“探索超验边界” | 图片来源:微博@BDOER巨大沉默物体迷恋者
当然,在自家后山上的体验始终是现场的平替。现在想象你就置身潍坊的郊野,光是跑动着同时拉动肩膀,就仿佛耗尽了毕生的体力。据说人凝视久了天空都会眩晕,当你一身汗、肩膀脱臼、仰着脖子,看自己的风筝和别家的风筝缀满天空,你会为感知到人类的渺小而眩晕。
终极的幸运儿,能体验被落下来、泄了气的大风筝覆盖。那一瞬,渺小与巨大的对比被凸显到极限,你能感觉到自己像一滴有颜色的墨水溶入水缸,突然过去经历过的许多瞬间都相通了,包括看《EVA》里人类全部化为生命之水,包括在欧洲某个小城市的教堂里听到的管风琴。
图片来源:Summer
而这种近乎灵性的体验,只始自你几岁时就玩儿过的、再平常不过的一项春日活动 —— 放风筝。
所以,上完这个逼班放风筝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