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其实不会吃,不懂吃,所以厨师也就凑合了

【本文由“老徐子”推荐,来自《鲁菜的落寞是因为鲁菜太讲究,而川菜的崛起是因为“快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老饭骨里有一集,刘建民老师,好像是在做完抓炒菜(四大抓炒)后,也说了和作者差不多意思的话,说现在的人其实不会吃,不懂吃,所以厨师也就凑合了。不会吃,不懂吃,如何知道厨师做的不好,做的不对。

看过不少懂吃的人去探店,挺有意思的,之前有位网友介绍我看高文麒的老高探店,至今仍很感谢他。确实不错,能讲出东西来。唐仁杰更火,但说出来的东西不多。吃货请闭眼里的老白,也能说出不少老北京传统饮食的来。但其他的很多UP主就明显来来回回那几句话,“入口即化”,“外焦里嫩”,这种视频我主要是看他(她)们介绍菜的价格的。

之前最爱看的一部写饮食的是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当中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写核桃腰的,说见到街上有一小馆卖核桃腰的,以为是河南菜名店厚德福的名菜核桃腰的,结果发现是炸腰花里加上一些核桃仁。其实厚德福名菜核桃腰并无核桃,是因为做出的腰花有核桃口感。现在这种事很多了,有一期高文麒点了荔枝肉,里面真放了荔枝。

其实饮食和文化一样,与时俱进的。之前一些菜品有极强的地域性,就是因为交流少,类似语言。一座大山,大河两岸,是语言或饮食的天然分割线。现在,不要说国内了,全球化,全世界的文化在交流和融合。日本现在很多料理都在吸收中餐的做法,而中餐也同样吸收西餐和日式料理的做法。

现在很多餐馆的创新菜已经很难说是四大菜系的哪一个了。很多过去苍蝇馆的江湖菜走进了最高档的餐厅,而一些高档餐厅的做法也走进街头普通餐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