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中国,新建商品房不该成为发展重心,该重点扶持大城市的保障型租赁住宅建设
【本文来自《现房销售来了,取消预售制的时机到了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一直支持赵燕菁教授关于房地产领域的观点,很多人都受不了,冷嘲热讽的,已经算客气的了。
商品房预售机制,起源于香港,也叫卖楼花,是李嘉诚的原创。商品房预售,和土地拍卖,在本质上都是融资行为。城市开发,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最大的难点,或者叫瓶颈,就是开发资金,从何而来?传统上靠银行贷款,银行也有考虑风险,即便不要抵押物,也不会贷款很多,而房地产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开发一栋,等到全部销售完,收回资金再进行下一个地产项目的开发,那么,城市发展会处于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而机遇,常常是一晃而过。土地融资和卖楼花,解决了在最佳发展时机的政府融资和企业投资的资金短缺问题,政府通过土地融资,以负债的形式快速扩张财政,企业通过预售,提前回收资本,进入下一轮建设,负债经营,快速做大蛋糕,从正回馈的角度看,就是政府和房地产企业,两方面都在快速扩张,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极速完成的城市化基础,又是吸引外部投资的重要条件。这其实就是东亚发展模式,现在又成为东南亚发展模式,也是早期的美国发展模式,而看不懂这种模式的南美、欧洲、中东、非洲、大洋洲,发展就不能爆发,只能看菜下饭,一步一步走。
凡事都有两面性,商品房预售也一样。中国已经走过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现在往后,城市化和现代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会持续和升级,但是已经没有大规模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商品房,以前的预售制的红利已经基本吃完,代价却越来越大,得不偿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包括建筑面积。
未来的中国,新建商品房不该成为发展的重心,会归于平淡,或者叫市场选择。政府该重点扶持大城市的保障型租赁住宅建设,当然是现楼,大幅度减少大城市商品房的土地出让,出让地块也应选择在郊区,市区中心地带只批准租赁保障型住宅,发展的天平要改变。对于商品住宅,政府重点应该保障存量的可流通,盘活这一大块的资产,政府财政收入转型到税收为主,让更多人变成了有产,才有更多的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