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成功与否,不是来自设计决策者自己的肯定,而是来自其所面对的市场

【本文来自《从专业角度浅谈兔年邮票的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碎岩
  • 还是那个问题。从实用艺术的角度,就像您说的,不可以,因为这个兔子在大众眼中不是仅丑和顽皮、怪诞,而更多地是可憎的。

    涉及到生肖的含义和愿景,也像您说的,邮票作为公共产品,它是面向大众的,应该起到良好的文化传播作用,就必须符合大众期待,现在它肯定就没有达到这个效果,所以它是错误的、失败的。

    一般论,设计产品必须做大众认知调查,尊重大众的认知规律。很多时候卖到不同国家的产品,要做修改。

    ——

    但是从纯艺术角度,如果不是出现在邮票上,这种表达还是可以存在。纯艺术也有道德边界,但是这个边界会比实用艺术更宽容得多。

    一来同一个东西从不同的角度想,结论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我眼里,这个兔子就没有那么可憎,我觉得画家本人也不是带着恨意去画的。而且很多时候,艺术会表达“它丑/恶,但是我接受它”。艺术品看多了,到处都是例子。

    就说十二生肖吧,里面有鼠、蛇,现实中啥形象呀?可能更可怕的是老虎,野猪,伤了很多人命。兔子,一说就是“狡兔”,都不是啥好形象。

    艺术家可以把它画得美,很可爱,但其实挺假的,很多人会喜欢它的画,见了真的拔腿就跑,所谓“叶公好龙”么。

    反之也可以画得很写实,甚至很丑,但是学着接受它。从这种思想下,人会更包容。

    比如有些摄影师拍摄蝴蝶幼虫,大众都觉得简直不能直视,但是从科学或者艺术的眼光它并不恶心和讨厌,欣赏这种照片,欣赏它的色彩,觉得还挺美。

    一个人做一个作品、看一张作品,对他本人来说是主观的,对除了他以外的其他人来说,他的感受是客观的,反之亦然,相互不能否认。很多艺术品是给少数“知音”看的。


    所以关键是场合、给谁看,产生了什么观感,这个太重要了。




    所以,作品出现的场合很关键。给谁看?达到了什么观看效果?这个是必须考虑的。

大众化审美和艺术家审美之间的代沟。常出现一种状况,艺术家:我认为它很美,我以为你们也觉得它很美,我认为你们应该觉得它很美。

艺术设计的成功与否,不是来自设计决策者自己的肯定,而是来自其所面对的市场、群体。

12生肖各具象征意义,对应的是传统文化,外观应该以中国老百姓观念中的吉祥物为标准。无论狡兔几穴,中国人都不会把面貌狰狞的蓝兔当做吉祥物。做为兔年生肖邮票,面对的主要群体是中国人,得不到大多数国人的喜欢,无论用什么说辞,都是失败之作。

除非,它本身就不是为了迎合国人的喜好。

蓝兔画的无对错,毕竟兔子可以画成任何艺术形象,但它用错了地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