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J食品科学: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的调查报告

声明:本文为“NPJ食品科学”于2018年6月5日发布的最新公众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的调查报告

  文章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8-018-0018-4

  文章作者:

  沙伦·P·休梅克(美国加州戴维斯大学加州食品和农业研究所)

  崔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

  相应作者对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梦、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吕晓军、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刘燕在问卷设计中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并感谢张碧娜和杨永勇(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对数据分析的支持。作者感谢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雷蒙德·罗德里格斯教授、艾莉森·范·埃涅纳姆教授和克里斯汀·布鲁恩教授为编写这份手稿所提供的编辑协助。

500

摘要

  经过12年(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来对广泛的食品和饲料作物基因改造的研究和开发,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决定点,决定是接受、拒绝还是慢慢来使用转基因技术来生产维持人口增长和经济复兴所需的食物和饲料。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项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调查,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各省的投入。

  调查了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知识和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积极支持者为:11.9%

  消极反对者为:46.7%

  中立者为:41.4%

  少数受访者(11.7%)声称他们理解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则,而大多数受访者要么是“中立的”,要么是“不熟悉转基因技术”。大多数受访者(69.3%)是通过互联网获得转基因食品信息的,64.3%的受访者认为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报道主要是负面的。消费者支持或反对使用转基因食品的理由很复杂,13.8%的受访者认为转基因技术是针对中国的一种生物恐怖主义。中国农业部和科学界普遍对转基因食品持积极态度,但相信政府和科学家的受访者比例分别只有11.7%和23.2%。受访者的调查后评论就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如何影响中国食品供应和价值链的未来提出了建议。最后,讨论了基因组编辑和基因组编辑有机体等新兴技术对转基因食品辩论的影响。

  导言

  转基因技术对于当今的全球食品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发展始于1996年,并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而不断扩大。201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土地利用达到1.898亿公顷。1虽然转基因食品有助于维持人类和农场动物的营养需求,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饲养的食物来源相当,但它也引发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激烈辩论。这引起了全世界对寻找共同和谐的叙述来应对生物技术的新机遇和挑战的兴趣。最近对公众对动物生物技术的看法的回顾,2为了解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环境。

  中国占世界人口的20%,占世界粮食产量的25%,占世界可耕地的7%,占世界使用农用化学品的35%。3因此,中国面临着粮食安全和环境污染的风险。政府已投入巨资研究和开发技术,以提高其食品,特别是谷物的质量和产量。转基因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行的方法。4,5来实现这些目标。随着转基因问题的复杂性增加,围绕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已经远离科学。尽管中国国家主席呼吁中国科学家“大胆研究和创新(并)主导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6中国人民很大程度上反对转基因食品,但不确定原因。7因此,这份关于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的全国性调查应该对决策者、科技开发商以及消费者都有帮助。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是复杂的,与消费者对科学、生活方式和公众认知的知识交织在一起。自2002年以来,中国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对转基因食品的公众接受情况进行了调查,如购买意图、转基因标记的存在以及对价格点的敏感性。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表)1)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识和政策解释普遍缺乏基础研究。此外,以前的调查范围仅限于中国发达地区的几个最大城市,很少或根本不涉及农村地区。在所有情况下,在这些先前的调查中,大多数答复者的人数都不到1000人。本研究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供了对全国各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识水平、态度和未来发展思路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完成了2063份问卷的统计相关样本。这项调查的结果提供了对中国消费者的洞察,并为转基因技术在中国的“智能”产业化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500

下图为:表1.2002-2016年对转基因食品的总体态度比较:

  表1.2002-2016年对转基因食品的总体态度比较

  索引地址为: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8-018-0018-4/tables/1

500

说明:该图表是从事转基因研发工作者提供的数据,与实际中国消费者对待转基因态度,实际上肯定要有差异。因为:数据提供者并非第三方机构。

500

结果

  中国消费者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调查的前六个问题询问了被访者的背景,接下来的18个问题涉及他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知识和意见。第七个问题是:“一般来说,你会支持转基因食品吗?”支持、反对或中立者的比例分别为11.9%、41.4%和46.7%。这些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

  下图为:表2不同群体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差异

  表2不同群体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差异

  索引地址为: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8-018-0018-4/tables/2

500

图表中,红色框内数据 显示了几点事实:

 

  1,按年龄段分析:60后反对转基因占比最大,占比:59.3%;70后80后,占比 53.5%;90后占比最小,是:18.5%

  2,按性别分析:男女接近等同,男为 41.4% 女为 41.0%

  3,按文化教育程度分析显示:文化教育越高,反对转基因的人群比例,占比越大!

  研究生反对转基因为:47.8% 大专为 43.5% ,高中占比30.8% 初中及初中以下占比38.6%

  4,按照中国地理位置分析:西部反对转基因占比最大为:51.3%,华东为40.3%,中部&东北为29.7%

  5,按照家庭收入分析:收入越高的家庭,反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越为强烈,这点:挺转派没有说谎,也同时从侧面上证明了:家庭收入越高对待食品安全的选择性似乎更为严谨,更有选择权意识。

  家庭年收入在100万以上的,占比51.6%;年收入在30-100万之间的,占比:48.9%;年收入低于8万的,占比 34.2%

  因此,挺转推手的说法“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群都是文化教育较低、科学素养较低、家庭收入较低"这样的说法是极其错误的,纯属捏造,与事实严重不符。

  转基因技术首先被引入制药业,然后应用于农业。公众的怀疑是源于转基因食品安全还是转基因技术本身?问题8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将基因改造技术应用于医药生产,如胰岛素和乙肝疫苗,你有什么看法?支持、反对或对转基因药品持中立态度的比例分别为46.8%、12.8%和40.4%。对转基因药品的支持高于转基因食品,而且还有许多属于中性类别。这一结果表明,一些受访者反对转基因食品,但不反对转基因技术,可以接受转基因技术在药物上的研究和应用。尽管如此,仍有12.8%的受访者对转基因药品持负面看法,尽管他们可能不知道目前广泛使用的胰岛素和乙肝疫苗是转基因药物。

  2002年是中国实施“转基因食品标签法”的一年,自2002年以来,中国开展了大量的调查,以了解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这些早期调查的结果与本次调查的结果作了比较(见表)。1)调查之间的差异很大,部分原因可能是答复者的人数、居住地点和进行调查时的差异。由于每次调查的内容和被调查者的不同,结果也难以解释。调查的受访者代表公众、媒体、私营企业和政府。总体而言,即使存在这种固有的变异性,这种趋势也是有趣的,反映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偏好。“支持”与“反对”基因改造食品的比率被用作比较不同调查的标准(表)。1)这一计量显示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趋势,即2012年之前的比率大于1.0(只有一个例外),此后低于1.0。这里报告的调查得出的比率最低,为0.29。总之,2002年对转基因食品的最初积极态度在随后几年普遍下降。

  为了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我们选取了6个因素作为研究变量。如表所示2调查对象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与年龄、抽样地点、文化程度、大学专业及收入水平相关。在1969年之前出生的受访者中,对转基因食品持消极态度的比例更高(59.3%)。来自中国西部的公共部门集团报告称,51.3%的人反对转基因食品,而位于中国中部和东北部的人群则为29.7%。有大学学历的受访者中,支持转基因食品的比例为9.5%,与其他群体相比,这是最低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背景最高,反对转基因的态度越强烈。

此处应该为NPJ的严谨务实科学精神点赞,有力证明了数据和现实反应态度是吻合的。

  具有科学背景的受访者中,反对转基因最高的群体为学历最高的研究生,占比最高为:47.8% 而大专为 43.5% ,高中占比30.8% 初中及初中以下占比38.6% 是不是可以了解为:科学背景越高的人群,越深知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关系是否危害呢?这就像开车的司机,越是老司机,行驶越谨慎越不敢超速等违章驾驶,因为:他们深知如果超速违章,可能会带来致命的伤害!

500

我们进一步询问了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确定了他们支持转基因食品(问题9)或反对转基因食品(问题10)的主要原因。统计结果显示,“支持”和“反对”的总数分别为3248和4751。这再次表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表中列出了选择的相对百分比“频率”(定义为支持或反对的数字除以各自区域的总数)。3.

  表3被访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分析

  索引地址为: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8-018-0018-4/tables/2

500

图表内容为:

  支持:转基因食品/作物 观点:

  1.由于转基因食品已经得到政府的调查和批准,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34.2%

  2.与传统的杂交技术相比,精密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和保持产量,提高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 35.0%

  3.由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和病毒的能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36.5%

  4.培育新品种,生产更健康的食物,例如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社会有利。 48.2%

  反对:转基因食品/作物 观点:

  1.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类有未知的风险,比如一些基因缺陷,可能会影响人类许多代。用科学实验来验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需要很长时间(至少需要两代人时间去论证)。 78.5%

  2.违反自然规律培育新物种,可能会污染自然物种的DNA,威胁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 55.5%

  3.根据自然选择理论,抗病毒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病毒的进化和超级病毒的形成,这将是非常危险的。 49.0%

  4.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通常对转基因食品持更谨慎的态度,认为转基因食品具有危险性和潜在的危险性。 41.4%

  备注/解析:

  1,所有问卷为多选。

  2,反对者选项中:认为目前科学尚有缺欠,无法解决转基因危害,需要慎重对待的占比最高为:78.5%,认为转基因油危害会形成新的病毒者,占比为49.0%

  3,支持者选项中:认为转基因会增加维生素食物,占比最高的为 48.2%,占比最低的比例是相信政府选项 为 34.2%

500

影响公众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的因素

  公众对转基因技术了解多少?一些早期的研究12,17,27,28,29他们的结论是基于个人和主观的提问,只问被访者:“你知道转基因技术吗?”本研究的作者同意Hallman的观点。30自我报告的转基因意识并不一定意味着受访者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原则和目的。因此,问题11在这次调查中被问到:“你知道转基因的原理吗?例如引进外来基因、基因重组和基因表达?”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1.7%的受访者自报熟悉转基因技术的一般科学原理,而49.5%和38.8%的受访者表示对转基因技术有所了解,对此一无所知。在缺乏对生物科技的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态度可能会产生误导。因此,我们对公众的看法(问题11)和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问题7)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在表中给出。4.

  表4感知与态度的相关分析

  索引地址为: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8-018-0018-4/tables/4

500

简洁解析为:把图片中的”知道“替换为”了解“

  即:真正了解转基因作物/食品是怎么回事的人群占比:0.077%

  基本了解转基因作物/食品的人群占比 0.040%

  完全了解转基因技术/作物/食品的人群占比 −.0177a% (即认为完全了解,认为无任何危害)

500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信息来源

  受访者被问及:“毕业后,你有否积极搜寻有关转基因生物的资讯,例如网上搜索、阅读书籍及口头查询?”(问题13)。

  结果表明,

  38.7%的人选择“是”,

  36.2%的人选择“不,

  但我真的关心转基因”,

  25.2%的人选择“不,我不关心转基因”。

  结论:民众对待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还是较为谨慎和关注的。占比最高 38.70%

500

当被问到“你如何获得转基因食品的信息?”(问题14)

  调查结果显示,69.3%的受访者是通过过互联网获取资讯,

  而电视方面则占45.3%,

  书刊占27.8%,

  亲朋好友占22.8%,

  学校学习占22.4%,

  公开讲座占9.6%。

  结论:目前中国民众获取转基因相关信息,主要来源是:互联网和电视。

  众所周知,转基因食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往往未经核实可能会存在不准确。因此,中国迫切需要通过各种媒体广泛提供的陈述、书面材料、纪录片和教育课程,向消费者提供关于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平衡的、基于证据的观点,从而对公众进行教育。政府可以发挥关键的领导作用,支持教育项目,特别是针对年轻人的教育项目。同样重要的是,必须建立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沟通,以确保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彻底测试,并将其视为安全食品。世界各地的监管团体必须以和谐和透明的方式,证明它们有能力确保“新”食品和食品配料的安全。

  另一个问题(第15位)是,

  “根据你的经验,你发现媒体报道和网络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谣言一般都是?”

  结果表明,

  被调查者对媒体氛围的回答分别为:

  负面(64.3%)、

  正(11.5%)

  或中性(24.2%)。

  结论:目前电视、互联网显示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方面上,认为有危害的占比最高为:64.30%

  同时也证明了“转基因的支持者”截至到目前,还没有拿出有力的证据或论点,来反驳转基因的反对者。

500

关于对互联网转基因信息的甄别真伪态度

  表5公众对一些网络信息的态度

  索引地址为: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8-018-0018-4/tables/5

500

你认为杂交水稻是一种转基因作物吗?

  是 ,15.8%

  搞不清楚,也许是吧 ,28.7%

  否 ,43.8%

  我不知道这件事 11.7%

  有人认为,一些反对转基因食品的网络帖子来自于非转基因食品公司。他们的目的是误导消费者,他们所做的是不公平的商业竞争。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是的,存在一定的误导 25.0%

  不,这是事实,不是误导,是民众自发反对的 18.1%

  我不知道这件事 56.9%

  爱国者应该反对转基因食品 13.8%

  有人认为,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可能是对中国的生物恐怖主义。如果你是爱国者,你应该反对转基因食品。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不同意,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54.4%

  我不知道 31.8%

500

关于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常识关注需求点

  由于转基因食品辩论应该以证据为基础,公众需要更多地信任一般消费者能够理解的科学解释和研究数据。转基因的支持者认为:“目前商业化的基因工程(GE)作物(就是以前的GMO)和常规繁殖的作物在危害人类健康方面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转基因的反对者认为:转基因作物的研发者针对反对者提出的质疑和公开的实验报告,没有拿出有力的科学反驳。

  美国公众对上述报告有何看法?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35结果显示,只有22%的受访者认为,科学家没有发现食用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任何风险(即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而48%的受访者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是转基因食品是有危害的。

  中国的情况如何?调查结果(问题19)显示,23.2%的受访者选择“相信生物学家的观点”,而45.5%的受访者选择“不相信生物学家的意见”,31.3%的受访者选择“对此一无所知”。

  这一结果反映出,科学家们在中国和美国的转基因食品问题上“受到怀疑”。电影、食物进化和其他教育材料正在帮助改变这一观点。“公众最想知道的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最重要信息是什么?”我们在调查中提出了这个问题。结果(表)6表明三分之二以上的受访者(68.9%)希望更多地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表6公众希望了解转基因食品的信息

  索引地址为: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8-018-0018-4/tables/6

500

1.什么样的食物是转基因的? 52.7%

  2.如何识别转基因食品? 64.7%

  3.转基因食品安全常识? 68.9%

  4.政府是如何评估和批准转基因食品的? 46.5%

  5.政府是否受转基因公司的影响,批准或引导农民种植转基因作物? 50.3%

  

500

 中国公众民众对政策的看法和态度

  院长与牧羊人研究36发现当政府机构向公众传达一致的信息时,参与者对风险的看法就会减少。

  中国农业部在2016年宣称,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在过去20年的商业化种植中是不安全的。

  但根据我们的调查(问题21),

  只有11.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的声明是“权威解释相信农业部”,

  10.9%的受访者选择“隐瞒真相,认为农业部说法不可信”,

  77.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没有证据并不意味着未来没有证据,全世界88%的国家都禁止转基因,德法英俄罗斯等国家禁止转基因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我们对转基因食品仍应保持谨慎”

  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众并不认为政府是关于转基因食品问题的可靠信息来源。

  问题22涉及以下问题:

  “政府批准在中国种植和生产什么样的转基因作物?”

  提供了七种选择,包括玉米、大米、小麦、大豆、棉花、油菜和木瓜。

  只有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番木瓜获准在中国进行商业种植。

  根据我们的调查,令人失望的是,只有1.2%的受访者选择了正确的答案。

  显然,政府有关转基因作物的信息来源并没有有效地教育中国公众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知识。

  在问题23中,受访者被问到“你认为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生产和进口的监管力度如何?”

  调查结果显示,47.1%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最好全面取缔转基因食品”,

  而43.3%的受访者认为“监管力度适当”,

  9.6%的受访者认为监管力量过紧。

  “中国农业部声称,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先进的技术,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工业部门的基础,对人类健康和福祉有广泛的影响。”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应该有一个转基因(GMO)技术的发展空间。你对此有何看法?“(问题24)

  结果显示,

  只有28.8%的受访者“支持”这项政策,

  而选择“反对”的占18.9%,

  选择“中立”的占52.3%。

  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广泛怀疑和错误信息,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以获得公众领域的信任、信任和支持。

  

  要点回顾:

1,中国民众对待转基因作物/食品,持有反对态度的占比最高:

  消极反对者为:46.7%

  积极支持者为:11.9%

  中立者为:41.4%

  2,文化教育越高,科学素养越高的人群,反对转基因食品占比最高:

  研究生反对转基因为:47.8%

  大专为 43.5% ,

  高中占比30.8%

  初中及初中以下占比38.6%

  以上报告联名作者为:

  沙伦·P·休梅克(美国加州戴维斯大学加州食品和农业研究所)

  崔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

  相应作者对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梦、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吕晓军、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刘燕在问卷设计中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并感谢张碧娜和杨永勇(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对数据分析的支持。作者感谢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雷蒙德·罗德里格斯教授、艾莉森·范·埃涅纳姆教授和克里斯汀·布鲁恩教授为编写这份手稿所提供的编辑协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