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Hsu教授和他的Phase One相机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 Irvine)医学院神经外科系主任Frank P.K. Hsu的事情曝光了。从他2012年加盟以来,动用40万美元公款买了14个高级相机、46个镜头,其中有4个是Phase One。
玩相机的人都听说过(不一定玩过)徕卡、哈苏,但其实山外有山,Phase One就是这山外之山。
Phase One是小众的丹麦公司,早年以大幅相机的扫描机背起家。
大幅相机的底片大,光圈小,整个画面纤毫毕现,早年是摄影大家居家旅行的必备凶器
在胶片时代,135相机有全幅对APS之争,中幅有6x4.5、6x6、6x9(这是厘米)之争,大幅直接从4x5(这是英寸)起步,大的更是8x10。也就是说,差不多标准打印纸大小的底片!由于大幅是单幅(而不是成卷)底片插入,胶片(普通、幻灯、红外、……),玻璃干板,什么都可以用。由于先插毛玻璃取景,然后再插底片拍照,扣扣索索一点,小底片在大幅上也能用,只要拍照的时候按照缩小的画幅小心取景。在文革时代,照相馆都很节俭,大幅也是照相馆的标配(这东西要求不高的话,小木匠都能打一个出来),就常这么干,甚至一张底片上还分划,为几家人拍照
可以方便地换底使得大幅相机意外地成为数码相机的先行者,尤其是芯片成像还在萌芽、扫描成像更加实用的早期。芯片成像多少像素就得多大的芯片,扫描就不必了,扫描头沿轨道扫描,轨道沿画幅徐进,扫描头只需要很小的芯片就行,但对机械扫描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很高。没办法,剑不够长,只有上前一步。扫描机背成为早期数码相机的重头戏,但成本高昂,主要用于工业、医学、广告摄影,有钱人也不碰那东西,使用太不方便,而且只能架设稳当后用于固定物体的拍摄,不大适合居家旅行拍摄
随着成像芯片的发展,可换数码机背向下延伸到中幅相机,尤其是哈苏这样的,机身和机背胶片盒是插接的
Phase One就是从中幅数码机背起家的,早年主打哈苏的第三方数码外插件
与此同步,Phase One推出了自己的图像编辑软件Capture One,“capture”最初就是从数字机背“抓图”来的,电脑屏幕上抓图就叫screen capture。嗯,这倆在干嘛呢?
Capture One的强项在于从RAW格式转换成终端用户可用的格式,如JPG、TIFF、PNG等,并在转换过程中达到最高画质,各种滤镜、效果则是鸡精,哪家的软件都不缺。Capture One如今是与Adobe Photoshop分庭抗礼的主流图像编辑软件,大部分功能相当,有些功能超过(如富士系RAW可软件复现各种本来只有机内设置的胶片效果,还有自动对齐地平线等),当然,Adobe的阵容更大,用户圈更大,支持的插件更多
在地球的另一端,日本Mamiya曾经是与瑞典哈苏分庭抗礼的中幅。Mamiya是从双反开始的,当年怼的是德国Rollei
中幅主流从双反转向单反后,Mamiya就怼上了哈苏,在专业圈子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专业摄影者对品牌的“光环效应”远没有业余人士敏感,他们要的是出片。Mamiya在这方面一点不比哈苏逊色,而大部分用户对大幅精品是哈苏-蔡司拍的还是Mamiya拍的并不在乎,就像新闻、体育、风光、婚纱摄影是用徕卡拍的还是佳能、尼康拍的没人在乎一样
Mamiya从设计理念到相机使用,全面对标哈苏
与哈苏用第三方的蔡司镜头不同,Mamiya还有自己的镜头系列
为了便利使用、拓展用户群,Mamiya还推出旁轴的Mamiya 7系列
还为了迎合SLR用户,推出使用习惯相近的Mamiya 645 Pro
Mamiya 645AF还是自动对焦的
但到了2009年,Mamiya撑不下去了,被Phase One买下来,重新包装、技术更新后,作为自己的品牌推出,并且在2017年(比富士GFX100S和哈苏X2D 100C之前5年)首先达到100MP!
早年还有明显的Mamiya痕迹
Phase One的解像力是无可置疑的,也在工业、医学、广告摄影里站稳了立足之地,但这东西实在太贵了,最新的Phase One XT要57000美刀,镜头当然是另算的!
Phase One没有用蔡司镜头,但与Schneider有合作,这是大幅相机时代比蔡司还要牛掰的镜头厂家。现在三星相机上的Schneider镜头和索尼上的Zeiss、华为上的Leica一样,都是贴牌货
Rodenstock是另一个与Phase One合作的德国镜头厂家,这家在大幅时代就与Schneider分庭抗礼
Phase One比较笨重,也需要加上三脚架才能发挥出像素的威力,并不适合居家旅行使用
使用得当的话,画质是无与伦比的
放大、剪裁的空间巨大
拍风光旅游当然可以,但小题大做了,好像开着劳斯莱斯去买菜一样
富士GFX100S也是100MP中幅,B格没有Phase One高,但价钱只有1/10!
富士龙镜头在胶片中幅时代就享有小众但坚挺的信誉,现在依然是满满专业级的本色,B格较低还有避人耳目的好处,除非目的就是B格
携带和使用更加方便
画质与Phase One有差距吗?可能有。富士是44x33毫米的成像芯片,Phase One是53.7x40.4。但不放大到橱窗广告大小,估计看不出差别
日常使用的话,富士中幅剪裁的自由度已经足够大了
带5轴6档稳像,居家旅行其实还是GFX100S更好
哈苏X2D 100C也达到100MP,5轴7档稳像,成像芯片其实和富士是同一来源,都是索尼CMOS,但有自己的镜头系列
但这个Hsu教授喜欢装B,在巴黎圣母院前旅游的时候还被路透社记者撞上了,还接受了采访。当年的话题是美元涨价、欧元贬值,他是不是更有到欧洲旅游的动力了。当然啦,他年薪140万美元,本来就不缺钱,有B可装,何乐不为?
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看来他的技术不错。但UC Irving规定员工不得用公款设备赚取私利
但2014年贪腐被举报后,学校2022年才处理。也就是退赔,这40万全部要赔付给学校,东西自己留着。举报人和舆论都认为,处理太慢,处理太轻。
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报导,举报者是Yi-Hong Zhou,曾经是他实验室里的研究员。看名字像大陆来的。Hsu本人应该是台湾来的,也有可能是香港。好奇他14个公款买来的相机里,4个Phase One之外的都是些什么相机?徕卡?尼康Dx?佳能1DXx?
嗯,有人爆料他的“赃物”:
努力认了一下,只有徕卡S3可以确认,其他都是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