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经济倒退十年,候任总统卢拉,要让所有人都能吃上饭

近日,巴西候任总统卢拉在演讲时谈到该国民众正与饥饿作斗争时,情不自禁泪洒现场,“我没想到饥饿会在这个国家卷土重来。”

卢拉表示,和十几年前一样,他要再次带领民众终结这个国家的饥饿问题,“如果在2026年任期结束时,每个巴西人都能吃上饭,我就完成了我的人生使命。”

卢拉称,当我(2010年)卸任总统时,我原以为在接下来的10年内,巴西能与法国或英国处于同一水平,从社会成就的角度来看,巴西会不断发展。

500

现实情况是,巴西粮食供应状况持续恶化,有三分之一的巴西人表示,他们难以养活家人。美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6130万巴西人正遭受中度或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相当于巴西总人口的28.9%。

卢拉的落泪是为了还在饱受饥饿的民众,更是为了巴西失去了十几年宝贵的发展机遇。

2010年巴西GDP为2.2万亿美元,人均GDP为1.13万亿美元,2021年GDP为1.61万亿美元,人均GDP为0.7518万亿美元。

2010年中国GDP为6.09万亿美元,人均GDP为0.4628万亿美元,2021年GDP为17.7万亿美元,人均GDP为1.25万亿美元。

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不到巴西的一半,2021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是巴西人均GDP的1.6倍,比巴西十年前的人均GDP稍高一点。

可以说,巴西过去的十年是严重倒退的十年。

今年6月,近60%的1.25亿巴西人处于随时吃不饱饭的状态,3300万巴西人正面临严重断粮。

巴西地大物博,气候适宜,有丰富的可开垦地、劳动力和日照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令人艳羡,是最不该挨饿的国家。

500

巴西著名历史学家卡斯特罗称,饥饿问题是“本国特有的、与其他国家无关的内生性危机”,这一危机的主要构成因素外因或客观条件,与战争或危机关系不大,其根本原因是“严重的财富集中和令人发指的国家不作为”。

巴西政客无节制大幅增加公共开支、社会福利的做法,暂时可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却也付出了政府巨额赤字、社会效率低下和民众就业积极性降低等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在2014年后集中爆发,导致巴西接连两次经济危机。

现任总统博索纳罗上台后,迫于无奈开始削减福利、控制公共开支,终于导致巴西重新登上“饥饿地图”。

卢拉在2002年成功当选巴西总统,2006年得以连任。

上任之初,卢拉就提出了“零饥饿计划”。为此,他推动了一个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基建项目,在位于巴西中部、远离大西洋海岸的干旱少雨的腹地修建了许多水库和蓄水池,有力地稳定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在卢拉的第一个任期内,巴西的儿童营养不良率下降了46%,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还特地给他颁奖,以表彰他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消除国民普遍营养不良的目标。

在卢拉执政的八年间,他共创造了2200万个就业岗位,3600万人得以摆脱贫困,4000万人成为中产阶级,巴西凭借着年均4.3%的GDP增长率,跻身世界经济十强。

500

然而,现在77岁的卢拉再次成为总统,却要回头再干20年前干的消除饥饿的行动。他在为这个国家哭泣。

不是所有国家都在正常发展,也不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就一定人民安居乐业。需要一个坚定的政府和良好的体制。

巴西十年前即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却一步步倒退到今天的模样,令人感叹。也让国人为自己的国家把握了发展机遇而自豪。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