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钏反出豪门,住寒窑、种野菜,试问一句,有没有“娜拉走后”的意味?

【本文来自《独立女性王宝钏,竟然被喷“恋爱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父女击掌为誓,王宝钏反出家门”算不算是古代中国人的《娜拉走后怎样》。看过易卜生《玩偶之家》就明白娜拉是女主角,该剧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挪威作家易卜生在17世纪写下的剧本在上世纪初也激励过中国人,鲁迅就写过《娜拉走后怎样》这篇杂文,里面有一句名言“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该剧中娜拉梦醒后,毅然决然选择出走。

《薛平贵与王宝钏》取自经典京剧曲目《红鬃烈马》,因为看到评论,我明白一些人不太懂这个故事情节,无脑乱喷,所以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剧。《红鬃烈马》可谓是传遍中国大江南北,今天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譬如徐佳莹的歌曲《身骑白马》就取自于闽南歌仔戏。歌中有一句词: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写的就是薛平贵在西凉得知王宝钏的消息后封金挂印回中原的故事。京剧《红鬃烈马》共包括13场折子戏,分别为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闹窑降马、别窑投军、误卯三打、母女会(探寒窑)、鸿雁修书、赶三关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故事简介是这样的:唐丞相王允,生有三女,大女王金钏,嫁苏龙,官居户部;二女王银钏,配魏虎,兵部侍郎;三女王宝钏(音chuàn),因过溺爱,在十字街头,高搭彩楼,抛球选婿,球中花郎薛平贵。王允嫌贫爱富,悔却前言。王宝钏力争不果,与父三击掌,随薛平贵投奔寒窑,苦渡光阴。后来,薛平贵降服红鬃烈马有功,唐王大喜,封为后军督府。王允参奏,改为平西先行。西凉作乱,平贵为先行。平贵与宝钏告别,出征西凉。平西当中,苏龙、魏虎分别为正副元帅。魏虎与王允合谋,屡寻借口要斩薛平贵,经苏龙阻拦,遂加鞭笞即令回阵。薛平贵竭力苦战,获得大胜。魏虎又以庆功为名,灌醉薛平贵,缚马驮至敌营。西凉王爱才,反以代战公主许之。西凉王死,平贵乃继位为王,并驾坐西凉。过了十八年,王宝钏清守寒窑,备尝艰苦。老母亲身探望,并无懈志。一日,平贵正思念王宝钏不已,忽有一宾鸿衔书至,薛平贵见系王宝钏血书,遂急欲回国探望。然恐代战公主不允,因设策用酒灌醉代战,己乃盗令而出,一路偷过三关而回国。路过武家坡,遇王宝钏。夫妻相别十八年,王宝钏已不识薛平贵。薛平贵假问路以试其心,王宝钏逃回寒窑,薛平贵赶至,直告己名及别后经历,夫妻相认。值唐王晏驾,王允篡位,兴兵捉薛平贵。由代战公主保驾,薛平贵乃登宝殿,王宝钏亦被封为正宫娘娘。

所以你们在看完故事简介后,有没有发觉其实《薛平贵与王宝钏》中的王宝钏反出豪门,住寒窑、种野菜,试问一句,有没有“娜拉走后”的意味?王宝钏离开豪门,就如同离家而去的娜拉一样。鲁迅说得很好:梦醒了无路可走。或者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为什么?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离开之后,吃什么?喝什么?所以鲁迅在文中接着说:“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直接过来看《红鬃烈马》,王宝钏住寒窑,挖野菜恰恰就是鲁迅所点的问题。没钱嘛!不要紧,住寒窑,吃野菜!这不费钱吧,生活独立了吧!

《红鬃烈马》这部剧更高妙的地方,在于不单单只塑造了一个性格坚毅,自尊自爱的女性角色王宝钏;也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男性角色薛平贵。要我说,《红鬃烈马》这就比易卜生《玩偶之家》要高明。首先是同样的立意高远,其次《红鬃烈马》对人物性格拿捏更加到位,戏剧性强,且寓教于乐。

今天的人,日子过好了,健忘的老毛病又犯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扇扇风,点点火他们也人云亦云起来,说什么恋爱脑,有病。哦,王宝钏有病,那罗密欧与朱丽叶算什么?算大病了吧!这些人的觉悟还不如梦醒十分的王宝钏,还谈什么觉醒?????其实在看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不单单只点评了这部剧,也点评了中国的观众“只是这牺牲的适意是属于自己的,与志士们之所谓为社会者无涉。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现在来看鲁迅的点评一点也不过分,真的是一些人的写照!

写了这么多,最后还给用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的一段文字做结尾,但愿能给一些妄人以启示,但有多大的作用,也就天知道了!

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的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照样得再犯前人的错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