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了,西南联大仍然是流量担当,这说明了什么?

虽然近期没有什么关于“西南联大”的热点新闻,但这一点都不影响这所名校成为流量担当。

今天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了一条关于西南联大的视频,没一会儿就10w+了:

500

其实,这条片子的立意还挺好的,没有太多的国粉情怀,更多讲的是知识分子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如何实现自己的家国情怀。然而,评论区在感慨感动的同时,画风还是有点怪:

500

还有几条以古讽今的就不挂了,窃以为这恰恰是对西南联大精神的曲解啊。。。视频里也讲了西南联大的教学主要是和当时社会的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关怀落脚点在民族兴亡上。而学人的追求,是如何让国家走出困窘,如何让国家更好。如果他们回到今天,大概也不会动辄“你国”~“你国”~~

由此也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民国史究竟该怎么讲比较好?或者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民国论述?毕竟,直接略过这几十年肯定不太合适。

比较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不虚美、不隐恶,最好还能找出点与当下契合的正能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真心不容易,难免“说者无心,听者有心”,毕竟总会有人喜欢把“过去”与“现在”完全对立起来,无病也呻吟一番……

对于民国史,大家觉得怎么书写比较合适?有没有你觉得写得比较好的讲民国的书,也可以推荐一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