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难民的窘境:没人欢迎欧洲的“吉普赛人”

进入冬季以来,欧洲“地主”日子也不好过了:俄罗斯给断了气,电力供应不足,自己生活现在难以为继。“地主们”对“佃户”的态度也不再客气,直接要将乌克兰难民要扫地出门。失去家园的乌克兰人,进入了西欧,又成了新世纪的“吉普赛人”。他们备受冷落,饥寒交迫之下还要独立对抗欧洲漫漫的冬夜,对他们来说,最恐怖的日子才是真正地就要到来了!

500

联合国难民署“乌克兰难民数据”

据联合国难民署数据,从今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至今,通过各种渠道逃离乌克兰的人数超过660万人,而八成的人去了西欧等国家,其中100多万人去了德国,400多万人在波兰、摩尔多瓦等相邻国家,近20万人去了英国,还有部分人去了美国、加拿大等国。但是,有媒体通过民间汇总的各国接收乌克兰难民数据,实际上有超过1000多万乌克兰人离开祖国。乌克兰人成为新世纪漂泊在外的最大的难民群体!

除过战争之初,乌克兰有许多男性青壮年公民离开以外,泽连斯基下达边境封控命令后,男性公民不再允许离开乌克兰,后期离开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和女性。据统计,目前逃离家园的乌克兰人中,妇女和儿童占到总人数的90%。在接收国,几乎所有的难民都存在没有技术、没有生活来源、没有生活资源的现实困难,使得他们的生存一直受到明显的威胁。

最近几个月,接收国的种族势力、极端组织瞄准了难民中的女性群体和未成年人,迫使她们从事卖淫、贩毒等工作,让这些难民遭受着极端恐怖的性暴力、性剥削和性虐待和法律惩处的危险。多个乌克兰难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达了不愿寄人篱下,希望尽快结束战争,能够重返自己的家园。

500

逃离家园的“乌克兰难民”

但是,目前欧洲各国在疫情和俄乌战争的双重压力下,经济普遍不景气。大量的乌克兰难民挤占了所在国有限的公共资源,让这些国家的国民利益受到直接损害。同时,乌克兰难民中大量存在的是违法行为,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驻在国民众对乌克兰难民的态度由同情逐渐转为排斥。不少收留难民的家庭则直接将难民扫地出门,让他们去向“发起战争的国家求助”,彻底断了他们的生活依托,让很多难民的生存一下子陷入困顿。

10月初,德国首都柏林市长弗朗齐斯卡·吉菲(Franziska Giffy)在接受《明镜》杂志记者采访时说,柏林在接待乌克兰难民方面已达到极限,接纳的64万难民已“愚蠢地耗尽了地方的资源”。他呼吁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形势继续恶化。而德国的媒体中,普通德国公民则更尖锐地抨击政府,要求关闭边境,驱逐所有乌克兰人。

另外,近期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英国、法国、爱尔兰等国家的民众都强烈反对政府继续接受乌克兰难民,不少劳工组织甚至打出“他们抢了我们的工作,把他们赶出去!”的标语,直接施压政府要对乌克兰难民说不!乌克兰难民的这种窘境,与历史上的吉普赛人十分类似。

500

二战中40万吉普赛人被纳粹德国屠杀

历史上,从公元1000年至上世纪,在西亚、非洲和欧洲一个种族罗姆人(Romani),他们居无定所,四海为家,被称为流浪的吉卜赛人(Gypsies)。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吉卜赛人是流浪与贫穷的代名词。因为他们没有“根”,所以在他们去过的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受到极端的歧视和迫害。二战时,纳粹德国曾将罗姆人和犹太人一样关进集中营进行屠杀,死亡40多万人。

进入10月,欧洲的气温不断下降,今年的气温较往年同期比较偏低。气候专家说,波兰、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德国的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常温度低2度。气象预报预测,11月可能会迎来今年第一次寒流,美国《政客》网站预计,欧洲12月将迎来极寒天气。因此,很难想象被扫地出门的乌克兰难民,将如何捱过这个极其危险的欧洲冬季。欧洲已经有媒体说,在今年欧洲缺少供暖的现实情况下,当地居民已经自身难保,所以寒流之下如果有乌克兰难民被冻死,这应该不算是新闻。

乌克兰,一个原本美丽的“世界粮仓”,因为戏子治国,而面目凋零。野心家满足政治欲望,但是却以千万的乌克兰民众的安危中作为代价。眼看着乌克兰国土民不聊生,人民将要步入新世纪“吉卜赛人”的后尘,不能不说是这个国家的悲哀!而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兄弟相残,生灵涂炭,更是人类历史的悲哀!(陕西西安张岳琢)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