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不应被嘲讽

近期,因为中国新闻周刊一篇支持易烊千玺考编的时评,让“小镇做题家”这个词迅速引爆网络。这个词原先指的是那些出身在农村或乡镇的寒门学子,他们埋头苦读,通过高考、考编等途径实现阶层的跨越。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词慢慢就变成了很多人对寒门弟子的挖苦和嘲讽,被某些人冠以只会考试做题、思维僵化、不懂变通、情商低、疯狂加班导致内卷的刻板印象。

但笔者认为,“小镇做题家”确实不应该被嘲讽。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他们家境优渥,资源丰富,想做什么都是那么的轻而易举。即使失败了也可以迅速调整状态,开启下一段探索之旅,因为家庭的原始积累他们有更多的试错空间。但这类人毕竟是少数,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他们出生在偏于山区或小乡镇,家境贫寒且物质资源极其匮乏,他们从小就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奋读书,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命运,从而走出大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梦想没有贵贱之分,努力的人更不应被嘲讽。普通人家的孩子们早早认清了自身先天条件存在的不足,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不断刷题,不断考证、考编来慢慢提升自己从而赢得未来的坦途不正是一种孤勇,纵观我国现有的脱贫攻坚主导力量、基层服务人员中的坚力量中有不少人就是来自于这群不肯认输、不断向前的“小镇做题家”。

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不该被否定,每一个为梦想而奋斗的人都值得被尊敬。那些居高临下、出言嘲讽的人,并没有深刻体会和理解“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背后的真正意义。每一位“小镇做题家”都在努力建造自己的梦想家园。只要有梦想,我们谁都了不起,致敬每一个为了梦想而努力奔跑、奋斗的人。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