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通过手机号可绑定授权注册网络账号,但却无法注销账号,这很不合理
【本文来自《中国信通院推出手机号“一键解绑”,覆盖微博淘宝抖音美团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平台公司的账号注册、认证和管理,出现一种只能通过手机号授权的强烈趋向。不同于以往旧互联网时代可通过邮箱、QQ号等注册认证的绑定授权方式,手机号更容易泄露个人隐私。
与此同时,各互联网公司大量存在以下流氓行为:
1,不提供正常的账号注销方式(如以前的某浪微博注册后不能销户解绑)
2,提供不正常的账号注销方式(如现在的新浪微博,被冻结的账号仍无法完成销户解绑)
3,账号注销后信息没有被彻底擦除(如QQ注销后被腾迅再分配出去,新拥有者登陆该号时,原拥有者的所有信息可能未被清除(或可恢复),导致原持有者的个人信息严重泄露)
消费者通过手机号可以绑定授权注册网络账号,但却无法通过手机号注销网络平台账号。这十分不合理。
我自去年就给中国移动和工信部打了几次电话反映情况,但都说没有这个功能。
现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建立“一号通查”公众号,可一键解绑部分授权,这很好,相当于把“解绑权”还给了手机用户。
但可通过“一键通查”解绑的网络平台数量十分有限。还不如某人肉007网站,随意输入一个手机号,就可以查到所有该号注册过的网站和APP。
而且解绑后的账户所有信息是不是都被平台公司彻底擦除了呢?不得而知。
另外,还有打开手机APP时无法跳过的各种强制广告,打开电视机时的开机广告,跟牛皮癣一样太恶心人了。但都没人管。国外的APP则纯净的多,有的有广告但也提供无广告的会员版。不像某象笔记,会员也有无尽广告。
国家建墙,本意是建塘养自己的鱼,但这些鱼长大了,不到海里去搏击风浪,反而在塘里大杀四方、横行无忌,凭垄断优势收割韭菜,太没出自息了。从互联网公司的所作所为看,它们还处于野蛮资本主义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