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多一些农村元素,让农村孩子找到共鸣,让城市孩子了解乡村,何乐而不为?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34209”推荐,来自《支教11年老师提建议:教材城市化严重、误导农村孩子》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434209添加】

本人生于农村,今年40,有这种困惑20多年了!

有一次跟友人(也从农村长大)无意中聊起来发现他也是这样。比如当时的小学教材里提到“立交桥”,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哪个娃知道什么是立交桥?

虽然现在城市和农村差距没有那么大了,而且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知识获取方面也逐渐不那么闭塞了,但是我相信正如作者所提到的,城市元素占据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还是会误导农村孩子。

我们的教材需要增加一些体现农村元素的内容,让农村孩子能更加具体的找到共鸣、找准定位,增强代入感,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教育、启迪、引领、疏导的作用。

另外,还能促进孩子们对整个社会的认知和了解,何乐而不为?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