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吃得最“野”的食物,才不是只有菌子
云南的气候,造就了鲜花四季不断的美名。
但在云南人心里,春天不仅要赏花,更要吃花。当下,是许多鲜花的最佳赏味期。云南当地有“春吃百花、夏吃百菌、秋吃百根、冬吃百虫”的说法,或许有人会说,全国各地都有吃鲜花的吃法。但阿信觉得,哪里也没有云南吃得这么野、吃得这么全。图源网络
据说,云南可以食用的鲜花有300多种,从我们常见的菊花、茉莉花、玫瑰花,到山野边沟生长的苦刺花、棠梨花,还有湖里的水生花等等,都能被端上云南人的餐桌。可以说,在云南,鲜花首先是菜,其次才是花。
1玫瑰饼、菊花米线、茉莉花炒鸡蛋……经典云南菜必备元素:花
在云南人眼里,鲜花分两种,能吃和不能吃的。鲜花可以装点生活,也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当地人买花,不去花市,而是去菜市场。逛着菜市场,拎一袋鲜花回家,可以用油盐炒着吃,也可以凉拌、汆烫、蒸煮、入汤、腌制,厨房里的十八般武艺都能在娇嫩的鲜花上施展,最终成就一道道芬芳新奇的美味。许多常见的名贵花卉,如玫瑰花、玉兰、白杜鹃花、百合、桂花等,在云南都有人工种植的可食用品种,均可入菜。首屈一指的,便是大名鼎鼎的云南鲜花饼。图源:下厨房
还有几天就要立夏了,云南鹤庆的白族同胞在这一天有吃“花宴”的习俗。立夏节是白族花神娜枝的生日,这一天的餐桌上,各种鲜花菜肴争奇斗艳,白牡丹做成了“白鹤穿翠”,山兰花、蔗菜花、石花、韭菜花连同白牡丹花拼成一道“五花庆寿”,再加上花酒花茶,一桌美食满室芬芳。
2野花,云南菜市场里的C位
比起这些声名远播的花馔,云南本地人更钟爱各种野花,每到吃花的季节,大白花、棠梨花、苦刺花、核桃花等等,这些来自山野边沟的花朵,都一跃成为菜市场摊位上的抢手货。可以说,有很多花,外省人还叫不出名字,云南人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吃入肚中了。生命力极强的金雀花,在一般的环境都能长得肆意茂盛。金雀花春天开花,花瓣金黄,样子像一只起飞的金雀鸟。金雀花炒鸡蛋是一道常见的云南小炒,这道菜食材简单,样子朴素,却是不少云南人心中家的味道。
图源@滇西小哥
景区餐厅做得更多的是清炒白花,葱香四溢,倒入嫩薄的白花花瓣,鲜味在口腔中回荡。不仅开了的白花可以吃,尚是花苞的白花,也能成就一道酥炸白花。紧闭的花苞裹满鸡蛋面糊,直接丢入锅中,鸡蛋糊滋滋沸腾,花苞的鲜嫩却得以保存。
炸白花。 图源@滇西小哥
同样适合裹面粉煎炸的,还有芭蕉花。芭蕉花要剥掉外面紫色的花瓣,留下其中黄色的花瓣,吃之前要焯水去掉涩味。在石榴结出硕果之前,石榴花也被云南人列入菜谱。不过石榴花吃的不是火红的花瓣,而是底下的花萼,鲜嫩的花萼通常用来炒腊肉,荤素搭配,恰到好处。图源@滇西小哥
云南烹饪花朵时,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植物的苦涩之味。拥有这种苦涩之味的代表选手,就是花如其名的苦刺花。
苦刺花生长在山野之间,味道苦涩,枝干带刺,为了吃上这一口,云南人难免在采摘时要“交点学费”。图源:下厨房
5-8月开花的黄葛树,还是嫩芽的花苞被云南人称之为“酸苞苞”。生吃酸苞苞的吃法很野,洗净之后直接蘸辣椒面,口感自然是酸,但酸中带辣,可以说是过瘾又解馋。还有只吃花蕊的木棉花,只取花茎的核桃花,长得像山笋实际上要吃花穗穗的棕包花……这么多的“花吃”大法,那句“云南十八怪,鲜花当蔬菜”还真实名副其实。
3吃花,既要风雅,也要“野性”
中国人的“餐花饮花”艺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楚辞·离骚》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楚辞·九歌》中则称:“蕙肴蒸兮兰借,奠桂酒兮椒浆。”
自古以来,饮露餐花的行为,都是以示洁身修行。以花入食,体现着中国人骨子里的风雅。
而作为吃花老饕云南人,不仅能欣赏这些鲜花的美好外形,还挖空心思为它们找到了绝配的烹饪手法,让美色与美味二者相得益彰。
我们常说,云南人吃菌子的路数很“野”,吃花的风格很“野”,其实这种野的含义,是人们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与尊重,也是对寻常之味孜孜不倦的钻研。
“百事常随缘,饮食穷芳鲜”,或许是对云南人生活与饮食态度最贴切的形容。
推荐阅读:流传200年的旷世佳作,169种传奇玫瑰
全新图文详解版《<玫瑰圣经>图谱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