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要求博士学历是否造成科研人才的浪费?

目前,很多高校在辅导员的应聘条件中赫然写明要求“博士学位”。对此我认为博士的培养是国家科研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博士毕业生入职高校辅导员岗位后基本上都会与其之前所研究的领域相脱离,造成了国家培养资源的浪费。

500

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职位本身也不需要博士学历学位做支撑,有行政能力,思想政治素养高以及懂心理知识的硕士毕业生也完全可以胜任。所以我不能理解博士学位学历为什么会成为辅导员岗位的门槛,还请大家帮忙解惑。

这不是浪不浪费的问题啊。我国每年毕业的博士数量,就是大于高校研究所新增的教职岗位的,企业需要的博士也不足以填补差额。如果博士毕业后不从事领域内的研究工作,就是对科研人才的浪费,那浪费必然是存在的。要么去当高校辅导员浪费,要么去当中学老师浪费,要么从事其他工作浪费,反正总是要浪费的。

就业这事是双向选择的。高校辅导员能招到那么多博士,说明这个岗位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比如相对容易地拿到编制(和“非升即走”比),稳定,工作难度和压力相对较小,可以继续待在博士们熟悉的校园环境内,等等。

从这个角度讲,高校辅导员岗位,也算是为毕业后无法或者不想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们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出路。让大家在选择读博士时顾虑相对小一些。如果这么看,高校辅导员招博士,可能还促进了很大一部分需要反复试错的科学领域的发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