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22届毕业生期望月薪降至6295元,考博热正在兴起,大家怎么看?

这届毕业生很务实,已主动降低就业期待。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感受到今年求职竞争非常激烈的应届生比例为61%,比去年高6个百分点。

55%的毕业生因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降低期望,仅有27.2%的毕业生期望升高。

数据显示,2022届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的6711元下降约6%。

对于偏好的就业企业类型,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4.4%,高于2021年的42.5%。

同时,“考博热”可能正在兴起。2022年,硕士研究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占比11%,显著高于2021年的4.3%。

500

“2022年,硕士研究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占比11%,显著高于2021年的4.3%。”这数据不知道是哪儿来的。

目前国内每年被录取称为博士生的大约有七八万人,把直博生排出去,五六万人也有是有的。

而国内学术硕士的占比大约只有40%左右,即便以当下的百万录取人数计算,学术硕士也就只有40万左右。

如果2021年只有4.3%的研究生考虑国内继续学习的话,那剩下的那么多博士生是从哪儿来的?

这种破报告之所以没有可信力的地方,就是他是招聘网站发出来的。但凡是能去招聘网站浏览信息、填报告的,一般意味着学校里可能没有比较好的校招渠道,本人也没有比较强烈的升学意愿(否则可能就不会去浏览招聘网站了),你面对这个群体做调查,读博的意愿当然低了。

这种招聘网站发布的针对社会群体的就业统计,可信度相对会高一点,但是面对应届毕业生的统计,基本上都会失真。当个乐子看也就行了。

也分享个职场问题大佬@路视界对此的看法,大家可以参看下:

500

根据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披露,今年16-24岁青年失业率达到了16%。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大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生。可见今年应届生的就业之难。

往年吸纳应届生的大户,教培、地产、互联网、酒店服务等行业,今年纷纷裁员缩编,招聘需求锐减。这是导致今年应届生就业难的最直接原因。

在这种严峻就业形势下,应届生被迫降低自己的就业预期,比如行业要求、岗位要求、城市能级、薪酬水平等,这是一种理性选择,体现了“先有再优”的就业观,值得肯定。

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盲目扎堆考博,就需要慎重考虑了:

花费四年的大好时光去读博,毕业后就业形势一定会好起来吗?万一更糟糕了呢?如果你不是做学术研究的那块料,万一被延毕了呢?万一书也没读好、还浪费了黄金的四年就业时间呢?毕业后面临着更大的年龄焦虑和经济压力,这些你做好准备了吗?博士的就业面更窄,选择更少,往往就业难度更高。尤其是很多文科博士以及偏重基础理论研究的理科博士。毕竟。有实力、有需要招聘博士的企业只是少数有实力进行研发的头部公司而已。

如果你是本科毕业,面临今年的就业形势,我建议你继续考研来提升学历;尤其当你的本科学历一般的时候。但如果你已经是硕士学历,读博应该三思而后行;毕竟,目前的就业市场对于博士的接受度真的不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