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格独立的大师
人格是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孔子有很多论述,最著名的莫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话,而孟子提出养浩然之气以培养人格,但不免粗疏笼统,遇到具体环境操作很难,不够切实可行,所以历史上养浩然之气以保证人格如文天祥者少之又少。
老子谈人格很少,但也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响当当的话,庄子谈人格的话就很多,不过庄子的人格并不讲究正大刚强,而主张独立。
庄子主张逍遥,也就是自由,而自由的前提是人格独立,人格不独立不可能有自由逍遥。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独立呢?庄子给出的答案是对外界无所依赖,如果对外界有所依赖,就做不到人格独立,也就不能实现自由逍遥。
《逍遥游》创造一个鲲鹏形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似乎展示了一个因对外界无所依赖而独立而自由的形象,人们也因此而赞美鲲鹏的独立而自由,其实呢?小鱼需要小水,大鱼需要大水,没有水鱼就会干死;小鸟需要较少的空气,大鸟需要很厚的空气,没有空气什么鸟也飞不起来。鲲鹏看似很独立而自由,其实它不自由,因为它不独立,它对外界有很多依赖。
半仙之体的列御寇驾着长风而远行,飞了十五天,感觉很轻快很奇妙,自然也感觉很独立很自由,其实呢?这只是他的陶醉感觉,他要期待依赖于风,没有风他只能跳三尺高,而且很快摔下来,哪里有独立自由。
鲲鹏、列御寇之所以实现不了独立自由,就是因为“有所待也”,也即有所依赖。要想实现真正的独立自由,就要像“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无限的时间与空间,及绝对自由的境界)者”的“游无穷者”一样,因为对外界无所依赖而真正实现独立而自由。
这看似“无己”,放弃自我欲望,其实是真正实现自我,获得独立而自由的唯一途径。“游无穷者”因放弃自我欲望,无所依赖,无所羁绊,从而获得独立而自由,真正达到贵我贵生的目的而高贵起来。
由此看,要想真正独立而自由,贵我贵生,人格尊贵,不能依赖外界,而要向内求诸己。
所以庄子才是人格独立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