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笔】有的故事羡慕的看看后就洗洗睡吧

这次冬奥会除了最火的冰墩墩的就是被这位操着一口标准国语的高挑漂亮的中美混血儿,一名在美国长大后归化的冬奥运动员——谷爱凌霸屏了。

500 

从各平台陆续的新闻可知,谷3岁开始接触滑雪;9岁拿下全美冠军;10岁起拿遍了全美13岁以下年龄组大赛的冠军;13岁参加成人组比赛;17岁首次参加世锦赛,拿下2金1铜……

由于训练和比赛占用时间较多,谷用了3年时间自学完成了美国高中4年的课程。2020年,以 1580分的高分(满分1600分),考入世界顶尖大学—— 斯坦福大学,超过世界上 99.8%的考生。

同时,谷还广泛涉猎多项爱好,足球、芭蕾、钢琴、长跑……可以在学校比赛中拿奖牌的水平。

而且,谷每天要睡够10个小时以上。

 

接着,谷在一片赞美声中不负众望的夺金。

然后,在发布会上用中文感谢,用英文回怼个别外媒的针对性提问。

再接着,就是谷家人的顶级人设公布,其父母和祖父母等都是中美顶级高校毕业。

再然后,是谷家庭教育的理念,身教做榜样、会鼓励和夸赞、激励内驱力、引导孩子做主等等,给无数中国父母狠狠的上了一课。

500

回头看看坐在身边的开学后每天14个小时待在学校,每天还在为力争8小时睡眠而努力,成绩挣扎在班级中游,体育考核项目尚可,但体育竞技类项目全无的小儿——这谷哪是邻居家的——是上帝的小孩。

想想,幸亏现在双减政策,否则的话,各大培训机构肯定是用谷的故事来循环刺激家长们——基因牛、颜值高、家庭好、能力强的人,还比你努力

当下,谷的故事相信已经刺激到了不少家长,尤其是家庭优渥的,说不定还鼓动了一批涉外婚姻——要生个颜值高的混血儿。

现在正甚嚣尘上,等到尘埃落定,这只不过是一个离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活遥远的故事。

问:历史是谁写的。

有的人回答:是人民写的。

答案:错,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却不是其写。

有的人回答:历史是客观史实的记录。

答案:错。历史是由写故事的人撰写的。

历史和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样,故事的立意、寓意、引申等等都是作者的意识表达,所以是喜、是悲、是苦、是甜都是作者想要展现给读者的。

谷的励志、谷妈妈的教育、谷外婆的陪伴都是一样,一帮作者写的命题作文而已。

不可否定谷现在的成功是谷妈、谷外婆和美式与中式教育结合的结晶,是开放的中国与世纪接轨的产物,抹去所有成功路上的坎坷与曲折和折戟与惋惜,单就谷现在的成功综合起来看:

谷是“中美博弈+开放中国”的时代幸运儿

首先,从大环境来看,谷正好是中美博弈时局下,从美归化的美国滑雪项目排名第一的女子选手,特别是谷的欧美长相下说着一口流利的国语,满足了国人“说淡淡的虚荣也好,说爱国心也罢”的这么点点心理优越感,是中美对抗,中国崛起路上适时出现的闪光点。

其次,从国内舆论环境看,改革开放40多年,在逐步打开国门的同时,也逐渐开放了国民的认识,明显减少了08年奥运会时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苛责,明显提高了对归化运动员的国民认同,也明显把奥运的关注重点从比赛成绩转移到运动员作为人的喜怒哀乐上,这一代运动员是幸运的。

再次,从冬奥举办地的机遇看,在中国举行,为了在国内并不普及的冰雪项目上取得好成绩,近年国家展开了运动员的归化政策,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冰雪项目运动员能顺利加入国籍,为中国而战。

500

谷是“中国填鸭+美式开明”的教育精品

从网上资料了解,谷出生后其外婆赴美和谷妈共同带大,每年寒暑假会回到中国,这既给了谷中美双语的学习环境,更给了谷“中国的家庭教育+美国的课堂教育”,在这种环境下,谷的成长兼顾了美式教育的自由开放、自立开明,体验到了中式教育的早教与严谨、填鸭与功利,恰好弥补了美式教育的散漫,又避开了中式教育的迂腐+内卷。

在采访中,谷说其3岁会背诵九九乘法口诀表,这已是美国3年级的学习内容;每年暑假,谷妈都会带她回到北京,去海淀黄庄上课外辅导班,学习数学,谷提到,妈妈曾告诉她,“来中国上十天课,能在美国顶一年。”所以,在美国的中学里,谷的数学考试成绩一直是第一名,甚至还打破过学校的数学考试纪录;网传的一张谷爱凌参加培训的课表显示,她每年暑期都会参加补习,补习科目包括语文、生物、物理等科目,其中仅 2015 年暑假,就参加了包括语文尖子班、满分班、高分班等课程的在内的 5 门培训。

500

谷是“高知家庭+精英母亲”的“精三代”

据传,谷家一家精英。谷父哈佛毕业,爷爷也是斯坦福大学毕业;姥姥(谷管她叫奶奶)曾是交通部体改司高级工程师;姥爷曾是一名足球运动员,比较擅长诗、琴、绘画,尤其是在游泳、滑冰和滑雪上,尤为喜爱。谷姥姥、姥爷培养了爱好体育、考上北大的谷妈。

谷妈是“精二代”,根据网上信息,谷妈生于1963年左右,1981年就读于北大化学系,曾是北大短道速滑队队员兼滑雪教练,22岁赴美留学,获澳本大学全额奖学金,攻读生物学硕士,毕业后曾任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医学院生物遗传实验室主管;后从生物学跳到了金融领域,入读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工商行政管理(MBA)硕士学位,毕业时有12家机构抢着要她,全班拿到最多工作机会的学生,后在美国多家金融公司任职。1998年《中国科技信息》对谷妈进行专访(文末贴士有专访截图),当时谷妈是东方伟博国际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是中国首家引进美国风险投资机制的信息技术企业,她是国内投资界开始对外开放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谷妈是在个人事业成功,对美国社会有了二十年深耕了解后,在前期财富、资源、能力积累的前提下,于40岁时才生下谷,后期将事业重心更多的陪伴和倾注在谷身上。通过谷姥姥、谷妈和谷,三代人的努力,最终在谷身上爆发出近乎完美的人设。

500

谷的励志故事还将延续,18岁的她除了体育一定会同时在其他行业有所建树。

谷的金牌之旅还将继续,不出意外至少还可陪伴国人下两届冬奥会。

谷的各种宣传还将持续,将会是近几年最牛的体育达人、品牌达人。

谷的故事还将延续,会作为更多茶余饭后的谈资,会成为很多家庭培养小孩的标杆,也将导致更多家庭的思考,到底要如何培养小孩、要如何提高自己。

从事实看来,谷的故事确实难以被复制,更不要说超越,建议国人从各种新闻或视频平台阅读几条谷妈的育儿经验就可以了,千万别内卷起来。

因为,要想成就谷这样的小孩,个人认为:

第一条,大多数人做不到,先将自己培养成谷妈或谷妈式的谷爸,谷的这种精英教育,99.9%的国人玩不起。比如,谷妈为了让女儿有好的成长环境,在美国旧金山地区购买了一栋精英学区房,据说市价高达上千万美元。同时,谷妈还把谷送到了美国最顶尖的私立学校,光是每年的学费就高达几万美金。此外,谷妈每年还抽出两个月的时间,专门带谷回北京参加补习班。

第二条,多数人难做到,熟悉掌握美国开明教育中式填鸭教育的精髓,对小孩教育管理收放自如,不误入美国放而不收和中国管而包办的歧途,从小在美精英学校培养,还不能在国内这种填鸭内卷式的教育中求学,否则不可能实现谷从小每天10小时睡眠的可能。

第三条,这一条估计大多数人难做到,除非自己能,则要与一个爱好运动的外国伴侣生个混血儿,否则在美国学校读书易遭受到因亚洲人面孔的歧视,同时运动和冒险的基因会受到些许影响。

谷带来的冲击预计在奥运会后将持续,期盼谷再在奥运赛场带来喜讯!

然后,大家就洗洗睡吧。

500

虎年节乐,就此搁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