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方言的有些用字和音,可以算作“古以有之”,只是时代变迁,今人大多不用
【本文来自《粤语怎么自造字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不是语言文字专业的。随便讲讲,多批评。
对于粤语方言,其实有些用字和音是可以算作“古以有之”,只是时代变迁,又经历普通化多次改革统一,今人大多不用。
比如说“冇”mao,没有,无的意思。
从字形上就能看出是“没有”。
而发音上,很多其他地方方言中表达没有,也有类似的“mao、mo、mu”等发音。
这个从音和形上都有汉语源流的一个过程。
而今天很多的所谓“粤语字词”一方面夹杂了这些半古不很古的字,同时更多的是“借音”。
简单讲,就是一种书写文字时的拼音,其字词完全就是为了来借那个音。汉语字词一下就变成拼写注音了,有意义的是发音,而不是文字。
本质上说和“古德毛宁”“私密马赛”“斯密达”没有区别。那请问上面的分别是“英语汉字”“日语汉字”和“韩语汉字”么?都不是!
所以说,从今天看,如果不再加以规范限制,有一天搞不好粤语就真要“独立”了…变成日语平假片假的拼音文字了…
而且,说实话,本来全国就这个地方“这种问题”“闹事”最多…非常不符合一个几千年前就“书同文 车同轨”的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且现在还关系到“统一”这个百年复兴的核心问题上来,更是不应马虎。
如果有人有意见…那本质上就说明其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在心里将地方至于全国之上,不然何来抵触之心?过去的宽容变成了今天的骄纵之心,本就不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