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虐待?他卧底拍出真相

恐怕没有哪届年轻人,比这一届更懂未雨绸缪了。

去豆瓣小组逛逛,你会看到挺魔幻的一幕。

他们一边熬夜加班看球追剧,一边共享养生门道、长寿秘籍。

明明还是个小年轻,却已经攒起了养老金,规划着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

再看眼热搜榜,你会发现世道变了——

凡是养老相关的话题,动辄上亿阅读。00后甚至都开始立遗嘱了......

500

肉叔身边也有这样的人,研究养老院跟看楼一样仔细,分析养老产品比刷淘宝认真多了。

你劝他少焦虑吧,他却自动屏蔽:“你不懂,晚安”。

究竟——

#当我们谈论养老自由时,我们在恐惧什么?#

500

综艺《屋檐之夏》第六期,嘉宾们被提问——

“你以后会选择住养老院吗?”

很多小年轻的答案,可能和B站up主泡芙喵一样:

我甚至有想过我不结婚,我没有子女

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

大家都住在养老院里面

打打麻将什么也很开心对吧

500

她说着,旁边的长辈姜广涛欲言又止。

长辈虽没点破,可潜台词都写在了脸上:还是太年轻。

500

两代人的观念在这出现了摩擦,倒未必是因为婚恋观,而是——

变老这回事儿,年轻人究竟了解多少?

呐喊养老自由的年轻人,真的清楚自己在焦虑什么吗?

一部提名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名侦探赛大爷》,或许有答案。

侦探?大爷?纪录片?

是的,这些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元素,却直戳大众的养老痛点。

赛大爷是智利的一名八旬老人。一个意外的机会,他被侦探社聘请为卧底,去当地一家养老院暗访“虐待老人案”。

500

虐待、敲诈、遗弃......

这些词总和老年人联系在一块儿。层出不穷的新闻,也让全社会对养老院印象不佳。

好像变老这事儿……真的很惨。

究竟这是事实,还是我们的想象?

说来有趣,虽然片子的主题沉重,但一点也不沉闷。

主角是老人,多少有些温情;题材是卧底,又添了几分悬疑色彩。

赛大爷是位社牛,却压根没有做卧底的特质。

高科技玩不转,暗号记不清。还我行我素,对上级的指令爱答不理。

简直令人堪忧:他能不能完成任务?

500

种种矛盾特质在赛大爷身上一对撞,笑点就出来了。

果然,卧底模式开启后,俨然是一出诙谐喜剧。

赛大爷把任务都给忘了。

社牛嘛,人来疯是他们的外号,散发魅力是他们控制不住的天性。

赛大爷见到同龄人开心极了,赶忙挨个交起朋友来。

很快就俘获了一群“迷妹”的芳心,成了老太太们的团宠。

500

每日上交给侦探社的报告里,赛大爷也很少汇报正事。

要么晒丰盛的伙食,要么就炫耀自己当选为“派对之王”。

可可爱爱,不过......侦探社老大就愁得抓狂。

500

赛大爷完全没做任务吗?倒也不是。

他一边搞好人际关系,一边暗戳戳打探内幕。

他接近案件当事人,发现对方有些孤僻,但没别的异常。

三个月下来,侦探社和当事人家属所怀疑的卫生问题、疏忽照顾、肉体虐待等可能性,都没一点蛛丝马迹。

500

相反,护工把老人们照顾得很好。

赛大爷住得这么享受,不也说明了这间养老院的服务还挺周到?

实际上。

媒体过多的渲染,容易赋予偶然事件以普遍性的假象。

尤其是能煽动恐惧和焦虑情绪的恶性事件。

咱们对养老院的刻板成见,同理。

这部纪录片可贵在于,它捕捉到了一些真正普遍性的现象。

比起为低概率的危险焦虑。

这种带我们窥见老去模样的真实记录,更值得作为参考。

500

一个幕后小彩蛋。

片子展映后,已经有电影公司和导演洽谈改编权。

还原生活的真实,果然还得纪录片。

只要把镜头对准老百姓,很难不比编剧们凭空杜撰的剧情更精准地呈现病灶。

就像赛大爷。

虽然这段侦探时光,没发现惊天动地大新闻。但在破案途中,意外探出了养老院的众生相——

老去,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消失”。

侦探社寻找卧底人选时,有很多老人来应征过。场面火热程度,分分钟让人误会是什么免费礼品派发现场。

赛大爷一句疑问,道破了缘由:

怎么可能招募80岁到90岁的人?

没有工作是为这群人准备的。

正面来看,退休确实是一种自由和休息。

但从集体功能结构上来看,社会已经单方面把老人搁置了。

上了年纪,就不招人喜欢了

500

仔细回想,很可能你也看过身边的长辈有这种经历:

退休前身子硬朗,精神不错。

一退休,整个人就蔫了一样无精打采,衰老得特别快。

大半辈子的职业生涯,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生活惯性。一旦离开了工作,便会失去方向感和盼头。

消极,来自一股“不再被需要”的空虚感。

四个月前,赛大爷的老伴去世。子女都有各自的家庭,他选择过上了独居生活。

应征卧底,是为了找回被社会需要的存在感。

他还有得选,算是幸运的。很多在养老院的老人们,就没那么幸运了。

是,他们没被虐待,但也过得并不快乐。

对部分老人来说,养老院始终很难有“家”的感觉,无法满足情感的需求。

赛大爷入住时,有老人伤感了起来:

每次想到他们送老人来这,我就觉得难过

500

在他们眼中——又多了一个被搁置的人。

不仅被社会搁置,也被家人搁置。

R奶奶原本和儿子一家同住,一生呕心沥血照顾孩子。她生病后,却被儿媳嫌弃,送进了养老院。

500

在那之后,再没有人来看望过她。

跟这宗所谓“虐待案”的当事人一样。

她的女儿口口声声说担心母亲,委托人来调查。却以太忙为借口,始终没有露面。

500

这样的关心,够吗?

剩下的老人们,有的没有配偶子女,有的亲人都已离世,成了孤独老人。

像是M奶奶。

她每天都会守在院门边上,像个孩子一样求护工开门。

她想回家,她想妈妈。

但她早不记得妈妈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

500

家人们破防了啊!

这画面,让我看到一种离现在很遥远的孤独——

总有一天,家人朋友都会离去。

如果那时我还在世,却和世界割断了一切的情感联系,那我还剩下什么?

会像M奶奶一样躲进幻想里吗?

还是像R奶奶一样,因为老无所依,所以但凡生病便特别地恐惧?

500

咱们国综《屋檐之夏》里的魏奶奶,也是名独居老人。

她说自己正在学习寂寞,一旁的年轻人问:奶奶你想学会寂寞吗?

魏奶奶回答:必须要这样做了。

500

不是想不想,而是没得选。

无奈的是,这门学习寂寞的人生必修课,是有门槛(年纪)的。

只有跨过了门槛,你才能得知它会“教”你什么,才能体会得到老去的滋味。

也许......

当你以为老了还能四处旅居、和老姐妹们搓麻将玩,有可能一桌人也凑不齐。

当你以为“自己说了算”是种自由,有可能老来真希望,还有人能为你说了算。

比起无家可安,大不部分人会迎来的困境是——

没有心归之处。

500

赛大爷生日那天,女儿一家来参加他的派对。

在这间养老院是很突兀的情景,毕竟,没几个年轻人来这探视老人了。

赛大爷抱住家人哽咽起来。

他感同身受了这些老人的孤独,突然懂得自己还拥有的陪伴,是多么珍贵。

当下,只想紧紧把这无形的“财富”拽住。

一旁的女婿都看懵了,还以为父亲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

500

这个场景很有意味。

门槛外的人,看不懂门槛内的人。但终有一天,位置上的人会变换。

这堂人生的必修课,迟早会开课。

而对这一届年轻人来说,这门课显然有些超负。

他们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出生,大多没有兄弟姐妹,得一人背起全家的养老重担。

社会观念在变化,或许部分年轻人会选择不婚不育,那么便新增了一个难题:

未来,谁给他们养老?

社会进入老龄化,目前,针对老年人的公共服务还相对滞后。

也就是说——

养老是左右夹击的困境。

既不知如何安置父母,又不知自己老来后如何自处。

这两件事儿还前后脚来。

小年轻们不经常在网上自我调侃吗?——“90后已陆续迈入而立之年,70后离退休只有一步之遥。”

一系列的问题扑面而来,不未雨绸缪能怎么破?

500

这超负的一课,还有潜在的危机。

日本是最早开始老龄化的国家(1970年),民众老早就陷入了焦虑。

2010年,NHK出品系列触目惊心的纪实节目《无缘社会》。受到老龄化影响,当时日本爆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每年都有三万多和社会无缘的人,孤独地走上“无缘死”的道路。

无缘,是指和社会失去了所有关系连接。

有的人失业,有的人被家人抛弃,有的人没配偶子女......

他们活着,却没有任何人听他们说话,死后也没有任何人认领他们的尸体。

500

别以为他们都是老年人。

这个现象已经蔓延到了中青年、甚至青少年群体。

NHK曾收到很多遗书。

其中一个男人,中年失业、没有亲人朋友。

得知邻居老太太去世十天才被人发现,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不敢老去。

于是决定提前结束生命。

没有可以告别的人,他把遗书寄给了NHK,想留下曾经来过这世界的痕迹:

我是一个注定生无所依的人

500

这档节目敲响的警钟是——

在一个无法安心老去、无法安心死去的社会,恐惧会逐渐蔓延成普遍的情绪。

最终,引发极端现象。

养老自由不止关乎物质,也关乎着心理和精神的尊严。

老实说,肉叔其实没有那么担忧老年生活。

早在17年,国家就根据老龄化趋势铺排了应对措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等到这届年轻人老去,相应的公共服务必然比现在进步。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

在真正的死亡来临之前,也该警惕精神上的“孤独死”。

一方面,依赖于社会和家人能给予的关注程度。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尽早建立这种预防意识,主动做好心理过渡。

这样,才不至于被岁月杀个措手不及。

就像赛大爷。

在《名侦探赛大爷》的尾声,他结束任务,回到了自己原本的生活。

看过养老院的现实后,他畏惧了吗?

没有。

面对时间的流逝,他变得更加从容淡定。

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一切都会好的

在人生中,一切都有答案

500500

本文由公众号「肉叔电影」(ID:dusheyingdan)原创,点击阅读肉叔更多推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