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想有一天,56个民族的美食都能汇聚一桌,让我大快朵颐
【本文来自《每年春节都有南方人声明自己不吃饺子,我作为北方人,看到这也感觉特别奇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首先抛个结论:一个普普通通的饮食习惯被炒成热点话题,严重怀疑是人为的在挑起地域对立。
我是湖北人,我也不知道从饮食文化上,严格来划分自己算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反正我感觉在家乡是各种饮食都有,而且这些年饺子也很普遍的开始有人吃。有自己擀皮儿包的,有买饺子皮包的,有直接买速冻饺子来吃的。当然我这只是说的平常现象,只是说人们会吃饺子,也喜欢吃饺子,但是并没有成为除夕包饺子的一种风俗习惯。从我个人来说我并没有感觉到被代表,被冒犯。
来广东打工生活十几年,对各种广东的茶点小吃也是很喜欢。普通工薪族最耳熟能详的应该就是肠粉了。而且我也注意到我生活的这个小城,有一家东北饺子馆一直在,而且生意特别好。当然广东本地人有多少人去消费,这个我没有数据支撑。我只是说东北饺子在这边一样有市场。因为我们的国家人员流动频繁,经济活动繁荣,每一种饮食都会有它的受众群体,所以每一种饮食文化都可以得到生存传播。
以前网上甜咸豆腐脑,甜咸粽子之争,当时我还真的是傻了。我的家乡吃豆腐脑,粽子一直是只放糖的。后来来到广东吃到各种肉粽,也觉得很好吃,也没有什么本能的排斥与不习惯。而家乡的超市也会有各种口味的粽子售卖。无他,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饮食文化传播加快,满足人们的各种口腹之欲的需要,根本没人去刻意区分哪些是南方的哪些是北方的。相反,家乡习俗正月十五一定要吃“大宝”,就是元宵,老人们图个吉利,要那么说。反而没有多少人坚持了,也无他,因为物资的丰富,人们可供选择的食物太多了,多到你想吃什么,喜欢吃什么,超市或者网上都可以买到。你随时想吃随时可以吃。
吃饺子吃粽子赛龙舟舞狮子踩高跷逛庙会,等等等等,只不过是中华民族各种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一些不同现,就算有人天天向你安利饺子,喜欢就吃不喜欢就不吃,好奇是什么味道就尝两个。一个家庭的人坐在桌上,老妈炒的菜都会有人说咸了,有人说淡了,众口难调,何况一个国家56个民族。但是真没必要扯到南方北方对立,谁被谁代表了谁被谁冒犯了。
兼容并包,融合吸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个相声叫满汉全席,我还真想有一天,56个民族全国各地的美食都能汇聚一桌,让我大快朵颐。
不好意思,吃货本性暴露了。